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7-03 20:08:55作者:佚名
1、寧:寧愿;牛后:牛的肛門。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
2、出處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翊笸跷髅娼槐鄱际虑?,何以異于牛后?”
3、原文
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曰:“韓北有鞏、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陽之常阪之塞,東有宛、穰、洧水,南有陘山,地方千里,帶甲數(shù)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奚子、少府時力、距來,皆射六百步之外。韓卒超足而射,百發(fā)不暇止,遠者達胸,近者掩心。韓卒之劍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陽、合伯膊。鄧師、宛馮、龍淵、大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堅甲盾、鍪、鐵幕、革抉、芮,無不畢具。以韓卒之勇,被堅甲,跖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夫以韓之勁與大王之賢,乃欲西面事秦,稱東藩,筑帝宮,受冠帶,祠春秋,交臂而服焉。夫羞社稷而為天下笑,無過此者矣。是故愿大王之熟計之也。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陽、成皋。今茲效之,明年又益求割地。與之即無地以給之,不與,則棄前功而后更受其禍。且夫大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夫以有盡之地而逆無已之求,此所謂市怨而買禍者也,不戰(zhàn)而地已削矣。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翊笸跷髅娼槐鄱际虑?,何以異于牛后乎?夫大王之賢,挾強韓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竊為大王羞之?!表n王忿然作色,攘臂按劍,仰,天太息曰:“寡人雖死,必不能事秦。今主君以楚王之教詔之,敬奉社稷以從?!?/p>
4、譯文
蘇秦是為楚國游說合縱抗秦而晉見韓昭侯的。他對韓昭侯說:“韓國有地方千里,甲兵數(shù)十萬,天下的強弓勁弩都出自韓國。……以韓國的強大和大王的賢明,還打算服從于秦國,自稱是其東部的藩屬,使國家蒙受著羞辱,被天下人所恥笑,沒有比這更為嚴重的了。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慮。如果大王歸順秦國,秦國一定要求宜陽、成皋兩地。今年答應了,明年又要求增加割地。給他吧,已給沒有土地可給;不給吧,豈不是前功盡棄,以后還會受到它更大的侵害。大王的土地有限,秦國的貪欲沒有止境。以有限的土地,怎能滿足沒有止境的欲望。這就是所說的自己去買積怨和禍害呀。不經(jīng)過爭戰(zhàn)人家就把土地割走了。我聽說有句俗話叫做:‘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口,決不做大而臭的牛屁股?!F(xiàn)在大王歸順秦國,這和做牛屁股有什么不同呢?有大王的賢明,又有強大的軍隊,卻得到個牛屁股的名聲,我實在替大王感到羞恥?!?/p>
韓昭侯聽后萬分憤慨,振臂按劍,仰天長嘆道:“即使我死了,也不能歸順秦國?!碧K秦從韓國實際情況和切身厲害出發(fā),終于說服了韓昭侯。
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苯翊笸跷髅娼槐鄱际虑?,何以異于牛后?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韓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