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7-11 09:08:22作者:佚名
1、“道可致而不可求”一句出自《日喻》。《日喻》是蘇軾的說理議論文,運用形象的寓言故事進行比喻說理,說明了“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告訴我們讀書不能強求義理,要腳踏實地地刻苦學(xué)習,使道自然到來。
2、原文: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蚋嬷唬骸叭罩疇钊玢~盤。”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蚋嬷唬骸叭罩馊鐮T?!睊袪T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為日也。日之與鐘、龠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dǎo),亦無以過于槃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龠,轉(zhuǎn)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焙沃^致?孫武曰:“善戰(zhàn)者致人,不致于人?!弊酉脑唬骸鞍俟ぞ铀?,以成其事,君子學(xué)以致其道?!蹦蠖灾粒挂詾橹乱矚e?
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浮沒矣,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xué)而務(wù)求道,皆北方之學(xué)沒者也。
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xué)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經(jīng)術(shù)取士,士求道而不務(wù)學(xué)。渤海吳君彥律,有志于學(xué)者也,方求舉于禮部,作《日喻》以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