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7-28 22:00:11作者:未知
1、原文: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鋤櫌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quán)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譯文:到始皇的時候,發(fā)展六世遺留下來的功業(yè),以武力來統(tǒng)治各國,將東周,西周和各諸侯國統(tǒng)統(tǒng)消滅,登上皇帝的寶座來統(tǒng)治天下,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風震懾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著頭,頸上捆著繩子(愿意服從投降),把性命交給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長城,守衛(wèi)邊境,使匈奴退卻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邊來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來報仇。秦始皇接著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來使百姓愚蠢;毀壞高大的城墻,殺掉英雄豪杰;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陽,銷毀兵刃和箭頭,冶煉它們鑄造十二個銅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憑借華山為城墻,依據(jù)黃河為城池,憑借著高聳的華山,往下看著深不可測的黃河,認為這是險固的地方。好的將領(lǐng)手執(zhí)強弩,守衛(wèi)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和精銳的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天下已經(jīng)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認為,這關(guān)中的險固地勢、方圓千里的堅固的城防,是子子孫孫稱帝稱王直至萬代的基業(yè)。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懾著邊遠地區(qū)。可是,陳涉不過是個破甕做窗戶、草繩做戶樞的貧家子弟,是氓、隸一類的人,(后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沒有孔丘,墨翟那樣的賢德,也不像陶朱、猗頓那樣富有;(他)躋身于戍卒的隊伍中,從田野間突然奮起發(fā)難,率領(lǐng)著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著幾百人的隊伍,掉轉(zhuǎn)頭來進攻秦國,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豪杰像云一樣聚集,回聲似的應(yīng)和他,如影隨形地跟著。崤山以東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齊起事,消滅了秦的家族。況且那天下并沒有縮小削弱,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guān)的險固,是保持原來的樣子。陳涉的地位,沒有尊貴于齊國、楚國燕國、趙國韓國、魏國宋國、衛(wèi)國、中山的國君;鋤頭木棍,也不比鉤戟長矛更鋒利;那遷謫戍邊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國部隊抗衡;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國的武將謀臣??墒菞l件好者失敗而條件差者成功,功業(yè)完全相反,這是為什么呢?假使拿東方諸侯國跟陳涉比一比長短大小,量一量權(quán)勢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論了。然而秦憑借著它的小小的地方,發(fā)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管轄全國,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經(jīng)一百多年了;這之后把天下作為家業(yè),用崤山、函谷關(guān)作為自己的內(nèi)宮;陳涉一人起義國家就滅亡了,秦王子嬰死在別人(項羽)手里,被天下人恥笑,這是為什么呢?就因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勢發(fā)生了變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