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06 10:47:06作者:佚名
1、根據(jù)《史記》的記載,范蠡輔助越國勾踐滅吳國后,棄官經(jīng)商,先來到齊國,后來定居于陶,自稱陶朱公。
2、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楚國宛地三戶(今南陽淅川縣滔河鄉(xiāng))人。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經(jīng)濟學(xué)家和道家學(xué)者,越國相國、上將軍,武廟十哲之一。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fù)國,興越滅吳,后隱去。著《范蠡》兵法二篇,今佚。
3、范蠡為中國早期商業(yè)理論家,楚學(xué)開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稱為“商圣”,南陽五圣之一。雖出身貧賤,但博學(xué)多才、文武雙全。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dāng)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之后被拜為上大夫、相國,輔佐越國勾踐。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成就霸業(yè),又被封為上將軍。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jīng)商成巨富,三散家財。后定居于宋國陶丘(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qū)南),自號“陶朱公”,公元前448年,范蠡卒,時年88歲。至唐朝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配享武成王廟,被追封為古今六十四名將(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 宋朝時期,為武廟十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