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10 07:47:10作者:未知
孫子兵法全文及翻譯是:戰(zhàn)爭是國家的大事,它關(guān)系著人民的生死和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認真考察了解的。所以,要以以下五個根本方面的因素為基礎(chǔ),去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和評估,從而探索戰(zhàn)爭勝負的情勢。這五個根本方面即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 四是將,五是法。
所謂“道”,就是要使民眾與君主同心同德,可與君主死生與共而無違疑之心。所謂“天”,就是指晝夜、寒暑與四時節(jié)令的變化。所謂“地”,就是指道路的遠近、地勢之險厄平易、開闊狹窄與高低向背等地理條件。
所謂“將”,就是要求將帥要具備智謀、信實、仁愛、勇敢和嚴(yán)明等五種品格。所謂“法”,就是指軍隊的組織編制、將吏的職分管理與軍需物資的掌管使用。凡屬上述五個方面的事,身為將帥,都不能不過問。了解這些情況,就能打勝仗;不了解這些情況,就不能打勝仗。
所以要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探索戰(zhàn)爭勝負的情勢:哪一方的君主開明?哪一方的將帥賢能?哪一方占有天時、地利?哪一方的武器裝備精良?哪一方的士卒訓(xùn)練有素?哪一方的賞罰公正嚴(yán)明?我們根據(jù)上述情況,就可預(yù)知誰勝誰負了。
春秋時期·孫武《孫子兵法》原文: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jīng)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yán)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創(chuàng)作背景:
孫武輾轉(zhuǎn)到吳國時,適逢公子光政變。公子光繼位后,伍子胥聽說其才能,向吳王推薦。孫武帶著這13篇晉見吳王,獲得重用。
《漢書·藝文志》記載:“兵權(quán)謀家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見吳王前;見吳王后又著問答多篇。
晚至唐代,流傳的孫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為上卷,還有中下二卷。注家杜牧認為,曹操將八十二篇孫子兵法刪節(jié)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認為十三篇出自孫子本人,不是曹操刪節(jié)的結(jié)果,是由孫武草創(chuàng),后經(jīng)其弟子整理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