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12 07:47:00作者:佚名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意思是:不擔(dān)心貧窮,而擔(dān)心財富不均。是公正的觀點,因為貧富差距遠遠要比一起貧窮治理起來難的多。原文出自于先秦孔子的《季氏將伐顓臾》。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原文: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白話譯文:
我聽說,對于諸侯和大夫,不擔(dān)心貧窮,而擔(dān)心財富不均;不擔(dān)心人口少,而擔(dān)心不安定。由于財富均了,也就沒有所謂貧窮;大家和睦,就不會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了。因為這樣,所以如果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用仁、義、禮、樂招徠他們;已經(jīng)來了,就讓他們安心住下去。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顓臾是魯君(先王)封的‘東蒙主”,如果季氏搶占來,必然引起社會動蕩,就要“不安”。接著,孔子批評冉有和季路,“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是錯誤的。
文章結(jié)尾一句“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表現(xiàn)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見地??鬃右呀?jīng)看穿季氏討伐顓臾的最終目的其實是要削弱魯國的實力,以至篡奪魯國的政權(quán),從這個意義上看,季氏的行為只是一種試探性的武力示威,因而最后一句道破了季氏的陰謀,一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