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2 21:04:55作者:未知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1、用作指示代詞,例如:之二蟲又何知,譯為這。2、用作第三人稱代詞。這種情況出現得比較多,在課文中屢見不鮮,主要表示:他、她、它。3、用作動詞,譯為往,到…去。4、用作助詞,相當于“的”。
一般來說,“之”的用法有下面幾種:
1.“之”字用作指示代詞。如:
?、?ldquo;之二蟲又何知?”“之”表示“這”,意為“這兩條魚又怎么知道?”
?、?ldquo;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之”表示“這樣”,意為“(他)是我的老師,像這樣(我)又怎么(可以)詆毀他呢?
?、?ldquo;請京,使居之。”“之”代指處所,表示“那里”。
④“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之”,此,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2.“之”用作第三人稱代詞。這種情況出現得比較多,在課文中屢見不鮮,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ldquo;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識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記住它。
?、?ldquo;桓侯故使人問之”,“之”指代他(扁鵲),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問他(扁鵲)”。
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擔鬼著肩上,急執(zhí)之。”“之”指代它(鬼),“急執(zhí)之”意即趕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動詞,意為“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準備到南海去,怎么樣?”
?、?ldquo;行不知所之。”“之”意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詞,這種情況比較常見,但筆者以為也最復雜,可以分為下面三種:
⑴“之”用作結構助詞,相當于“的”,如:
?、?ldquo;圣人之道,卒于魯也傳之。”意即“孔子的學問,最終是靠不怎么聰明的曾參傳下來的”。
②“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兩個“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ldquo;之”字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如;
?、?ldquo;桓侯曰:‘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之”在這里沒有實在意義,用于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ldquo;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同樣,“之”在這里也沒有實在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種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時候混淆,應注意區(qū)分,以免弄錯。
?、?ldquo;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調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也無實義。如:
?、?ldquo;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調節(jié)音節(jié),沒有實在意義 。
?、?ldquo;填然鼓之。”在這里,“之”也是單純調節(jié)音節(jié),沒有實義。
基本上來說,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見的用法就是上面幾種,只要掌握其規(guī)律,摸準“之”的用法和意義也是不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