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5 15:22:33作者:佚名
1、君主集權:韓非的法治思想是以進化的歷史觀作為推行法治的理論基礎,以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君主集權的封建國家作為奮斗理想和目標,以“以法治國”作為學說的核心,以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作為觀察事物和斗爭的武器。
2、以法治國:韓非子總結了前期各位法家代表的實踐經(jīng)驗和理論,形成以法律為中心的法、術、勢相互結合的新政治思想體系,韓非子最為欣賞的便是商鞅的法和申不害的術,同時指出申不害變法失敗的原因,韓非子認為申不害沒有將法和術結合應用,國家想要變法強大,不僅臣子要盡心盡力,上方的君王也要善用權術。
3、法不阿貴:韓非子提出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此思想維護了法律的尊嚴,也壓制了貴族特權,使國家更便于管理,對后世影響頗深。
4、以法為教:韓非子認為法令為治國之本,可規(guī)范民行,富國強兵。故必須使民眾懂法、守法。
韓非,又稱韓非子,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家學派代表人物。他將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慎到的”勢“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子將老子的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韓非(別名:韓子、韓非子,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戰(zhàn)國時期韓國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人,韓釐王之子,荀子學生,是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
韓非的文章由后人收集整理編纂成《韓非子》,現(xiàn)存二十卷共計五十五篇,約十余萬言。主要有:《孤憤》、《說難》、《奸劫弒臣》、《顯學》和《五蠹》。
韓非子的文章構思精巧,描寫大膽,語言幽默,于平實中見奇妙,具有耐人尋味、警策世人的藝術效果。韓非子還善于用大量淺顯的寓言故事和豐富的歷史知識作為論證資料,說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體現(xiàn)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對社會人生的深刻認識。在他文章中出現(xiàn)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豐富的內涵,生動的故事,成為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至今為人們廣泛運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