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16 13:47:50作者:智慧百科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wǎng)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庇枰蛸I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yīng)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dāng)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fēng)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這首詞出自是金代文學(xué)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
泰和五年,我赴并州趕考,偶遇一個獵人說了一個故事:獵人將捕到的雁殺了,另一只已經(jīng)逃走的雁卻不肯離去,不斷悲鳴,最后終于墜地自殺。我非常感動,花錢買了這對雁,把它們葬在汾水岸邊,堆石為記,名為雁丘,寫下這首雁丘詞,舊作不協(xié)音律,現(xiàn)今修改了一番。
天啊!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么,竟會令這兩只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南飛北歸遙遠(yuǎn)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為命。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楚痛難受。到此刻,方知這癡情的雙雁竟比人間癡情兒女更加癡情!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心里應(yīng)該知道,此去萬里,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飛萬里越千山,晨風(fēng)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形單影只,即使茍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義呢?
這汾水一帶,當(dāng)年本是漢武帝巡幸游樂的地方,每當(dāng)武帝出巡,總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熱鬧,而今卻是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武帝已死,招魂也無濟(jì)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卻不會再歸來了!雙雁生死相許的深情連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決不會和鶯兒燕子一般,死后化為一抔塵土。將會留得生前身后名,與世長存。狂歌縱酒,尋訪雁丘墳故地,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靈。
1、摸魚兒: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等。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
2、乙丑歲: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以天干地支紀(jì)年為乙丑年,當(dāng)時元好問年僅十六歲。
3、識(zhì):標(biāo)志。
4、無宮商:不協(xié)音律。
5、“問世間”三句:問世間,愛情究竟是什么,竟會令這兩只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問世間:一作“恨人間”。直教:竟使。許:隨從。
6、雙飛客:大雁雙宿雙飛,秋去春來,故云。
7、騷人:詩人。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僅十六歲的青年詩人元好問,在赴并州應(yīng)試途中,聽一位捕雁者說,天空中一對比翼雙飛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殺后,另一只大雁從天上一頭栽了下來,殉情而死。年輕的詩人被這種生死至情所震撼,便買下這一對大雁,把它們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個小小的墳?zāi)?,叫“雁丘”,并寫《雁丘》辭一闋,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此詞。
此詞上闋開篇一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個“問”字破空而來,為殉情者發(fā)問,實(shí)際也是對殉情者的贊美?!爸苯躺老嘣S”則是對“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在“生死相許”之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疤炷系乇彪p飛客,老翅幾回寒暑”這二句寫雁的感人生活情景。
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歸,雙宿雙飛。作者稱他們?yōu)椤半p飛客”,賦予它們比翼雙飛以世間夫妻相愛的理想色彩?!疤炷系乇薄睆目臻g落筆,“幾回寒暑”從時間著墨,用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寫出了大雁的相依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歷程,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鋪墊。
“君應(yīng)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這四句是對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動細(xì)致入微的揣摩描寫。當(dāng)網(wǎng)羅驚破雙棲夢之后,作者認(rèn)為孤雁心中必然會進(jìn)行生與死、殉情與偷生的矛盾斗爭。但這種猶豫與抉擇的過程并未影響大雁殉情的摯誠。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擇,從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
詞的下闋借助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襯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橫汾路,寂寞當(dāng)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比鋵懺嵫愕牡胤??!把闱稹彼谥?,漢代帝王曾來巡游,當(dāng)時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鳴谷應(yīng),何等熱鬧。而現(xiàn)今卻是四處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景象。“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fēng)雨。”二句意為雁死不能復(fù)生,山鬼枉自哀啼。這里作者把寫景同抒情融為一體,用凄涼的景物襯托雁的悲苦生活,表達(dá)詞人對殉情大雁的哀悼與惋惜?!疤煲捕?,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睂懷愕难城閷⑹顾幌聱L、燕那樣死葬黃土,不為人知;它的聲名會惹起上天的忌妒。這是作者對殉情大雁的禮贊?!扒锶f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四句,寫雁丘將永遠(yuǎn)受到詞人的憑吊。
這首詞名為詠物,實(shí)在抒情。作者運(yùn)用比喻、擬人等藝術(shù)手法,對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開了深入細(xì)致的描繪,再加以悲劇氣氛的環(huán)境描寫的烘托,塑造了忠于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雁的藝術(shù)形象,譜寫了一曲愛情悲歌。全詞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行文卻跌宕多變。圍繞著開頭的兩句發(fā)問,層層深入地描繪鋪敘,有大雁生前的歡樂,也有死后的凄苦,有對往事的追憶,也有對未來的展望,前后照應(yīng),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元好問,金代文學(xué)家。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其詩、文、詞、曲,各體皆工。詩作成就最高,“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dāng)時影響很大,有倡導(dǎo)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