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9 20:20:21作者:智慧百科
翻譯:從香山寺沿著石磴俯階而下,行走在柳林路中,大約不到一里路,便到了碧云寺。寺后有泉,泉水從山腳下的石縫中噴涌而出,如冰似雪,水波蕩漾。
一棵老樹因雷擊起火,樹心空洞傾斜,將泉水導(dǎo)入寺中,泉水繞寺廊周圍流淌,喧鬧著流進(jìn)石渠,水下但見有彩紋的碎石和金黃色的細(xì)沙。石渠通到殿前成為方池,周圍以石塊砌成,水深大約有一丈,但池水清澈,好像只有一寸深。
池中有金魚萬尾,滿池的魚歡快地游動,一池的魚紅得耀人眼目。陽光照射著清清的池水,將魚兒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潭底,清秀靈動,惹人喜愛。有人把餅子投在池子的左邊,魚群便蜂擁向左邊;把餅投向池子的右邊也是這樣。然而在水中歡快游動發(fā)出刺潑聲響的魚兒,都是身長只有幾寸的魚兒。那些一尺來長的大魚,則潛泳在潭底,見到食物也不去爭搶,十分安閑寧寂。
難道魚兒的安靜與急躁還同它們的年紀(jì)大小有關(guān)嗎?
從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許,碧云在焉。剎后有泉,從山根石罅中出,噴吐冰雪,幽韻涵澹。
有老樹,中空火出,導(dǎo)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見文礫金沙。引入殿前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許,了若徑寸。
朱魚萬尾,匝池紅酣,爍人目睛,日射清流,寫影潭底,清慧可憐?;蛲讹炗谧?,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聲。然其跳達(dá)刺潑,游戲水上者,皆數(shù)寸魚,其長尺許者,潛泳潭下,見食不赴,安閑寧寂,毋
乃靜燥關(guān)其老少耶?
?、俦淘疲罕淘扑拢诒本┪魃?。
?、隗粒毫芽p。
?、酆#核な幍臉幼?。
④有老樹,中空火出:泉水從一棵空心老樹中如噴火般激濺而出。
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蕩起嘩啦啦的水聲。
?、拊殉丶t酣:滿池的魚歡快地游動。
⑦清慧可憐:樣子清秀靈動惹人喜愛。
?、嗵_(dá):同“佻達(dá)”,此處指魚兒歡快游動的樣子。
⑨刺潑:魚擊水聲。
?、馕隳耍罕泶y,相當(dāng)于“恐怕”“只怕”。
《西山十記》指的是明朝袁中道創(chuàng)作的文言文,主要內(nèi)容是記錄了作者在西山游玩的所見所聞?!段魃绞浿浰摹分饕鑼懥俗髡哂瓮陱南闵剿?,然后碧云寺,在碧云寺的所見所聞。
袁中道,明代文學(xué)家,字小修,一作少修?!肮才伞鳖I(lǐng)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漢族,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萬歷四十四年(1616)中進(jìn)士,授徽州府教授,止于吏部郎中。與其兄宗道、宏道并稱“三袁”,其成就次于宏道。
其文學(xué)主張與宏道基本相同,強(qiáng)調(diào)性靈。他較兩兄晚歿,目睹模仿公安派的文人的流弊,晚年又形成以性靈為中心兼重格調(diào)的思想。他的作品以散文為優(yōu)。游記文能直抒胸臆,文筆明暢;日記多有精粹文筆,對后世日記體散文有一定影響。著有《珂雪齋集》20卷、《袁小修日記》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