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shí)間:2022-03-14 20:43:44作者:未知
紫禁城的四座城門分別是: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故宮有四個(gè)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午門后有五座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紫禁城的四座城門分別是
午門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位于紫禁城南北軸線,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樂(lè)十八年(1420年),清朝順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慶六年(1801年)再修。午門居中向陽(yáng),位當(dāng)子午,故名午門。其前有端門、天安門(皇城正門)、大清門,其后有太和門。
神武門
神武門是紫禁城北門。建于明永樂(lè)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門,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燁名諱改名神武門。神武門作為皇宮的后門,是宮內(nèi)日常出入的重要門禁,明清兩代皇后行親蠶禮即由此門出入。
東華門
東華門是紫禁城東門,始建于明永樂(lè)十八年(1420年)。東華門東向,與西華門遙相對(duì)應(yīng),門外設(shè)有下馬碑石,門內(nèi)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與其它三門不同的是,東華門靠近太子宮,是專供太子出入紫禁城的,所以東華門上只有8排門釘。
西華門
西華門,是北京故宮建筑,紫禁城的西門,始建于明永樂(lè)十八年(1420年),西華門與東華門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臺(tái),漢白玉須彌座,城臺(tái)當(dāng)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nèi)圓,門釘為縱九橫九。出西華門,正對(duì)皇家園林西苑。清代帝后游幸西苑、西郊諸園,多由此門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