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賠償規(guī)定是什么?
2023-02-11
更新時間:2023-02-09 18:03:38作者:佚名
一、私自跟蹤拍攝觸犯什么罪?
會構成侵犯隱私罪,因為中國并沒有跟蹤罪的罪名,所以跟蹤他人的行為一般是不構成犯罪的。但是,跟蹤他人的行為涉嫌侵犯他人的隱私權,屬于違法行為,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一般情況下,可以處最高五日的拘留或者最高五百元的罰款。如果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處最低五日、最高十日的拘留,可并處最高五百元的罰款。
視情節(jié)和造成的影響而定,一般情況下是不觸犯《刑法》的。如果違反規(guī)定,向他人出售,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如果記者跟蹤偷窺他人隱私的,是屬于違法的行為,侵犯他人的隱私權,也是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二、跟蹤拍攝他人隱私的違法特征有什么?
一是行為侵害的對象必須使他人隱私。所謂隱私,即是指不愿意讓人知道、屬于個人的生活私密。隱私一旦公開,就會給當事人帶來心理壓力和苦惱。
二是行為人必須采取偷窺、竊聽、散布等手段。對于偷窺、等形式侵犯他人隱私權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舉不勝舉,最為常見可謂一些“狗仔隊”偷窺明星的私生活。針對偷窺盛行的情況,已經(jīng)開始討論將偷窺、散布他人隱私列入刑事犯罪。但內(nèi)地根據(jù)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偷窺導致他人隱私權受到侵犯的,最重的處罰是治安拘留。
目前還沒有將嚴重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直接規(guī)定為犯罪,根據(jù)罪刑法定原則,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目前還不能追究刑事責任。
私自跟蹤拍攝涉嫌侵犯隱私罪,偷窺他人的隱私不屬于違法行為,侵犯的對象是他人的隱私權,隱私一旦公開,會給當事人帶來很大的痛苦。偷窺隱私的行為,表現(xiàn)在竊聽、散布他人不愿意讓別人知道的私密信息,偷窺隱私權會受到治安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