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有什么要注意的么(合同解除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12-04 17:30:59作者:智慧百科
一、侵犯專利權刑法規(guī)定有什么
專利侵權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普通的民事侵權,另外一種是假冒他人專利罪。假冒他人專利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這種情況只把他們的專利假冒成自己的專利,比如在自己的包裝上印刷有他人的專利號。如果只是抄襲了他人具有專利權的技術方案,如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侵犯他人專利權的產(chǎn)品,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例如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這種情況下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我們通常說的專利侵權,都是指抄襲他人的技術方案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雖然這種情況下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也要對專利權人支付一定的經(jīng)濟補償,甚至是懲罰性的經(jīng)濟賠償,侵權情節(jié)嚴重的,經(jīng)濟補償也可能十分巨大。
法律依據(jù):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
假冒他人專利,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有什么特點
1、侵權行為是一種單方實施的事實行為。
侵權行為是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而發(fā)生的,且侵權行為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后果并不是當事人所預期的,因此,侵權行為屬于事實行為。
2、侵權行為是一種民事違法行為。
侵權行為的違法性及時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為法律所不許,其實質就是違反法律所規(guī)定的義務。
3、侵權行為是加害于他人的行為。
侵權行為的對象包括民事權利和民事利益。侵權行為所侵害的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物權,繼承權,知識產(chǎn)權等絕對權,一般不包括債權。除民事權利以外的其他合法利益,也屬于侵權行為法保護的范圍。
4、侵權行為是承擔侵權責任的根據(jù)。
侵權行為是一種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為,這種法律后果就是侵害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存在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并且涉案情節(jié)十分嚴重,可以認定為假冒專利罪。侵權行為是一種事實行為,是單方面實施的,所侵害的對象不僅包括民事權利,還包括民事利益,侵權行為需要承擔侵權責任,要立即停止侵害,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消除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