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14 21:12:40作者:佚名
1、西岳廟始建于漢代,為歷代帝王祭祀華山之神的要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岳廟占地12萬平方米,始建于漢武帝元光初年(前134年),為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西岳華山神少昊的場所。歷代均有修葺、建設(shè),尤以明清為甚,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形成現(xiàn)今重城式目字結(jié)構(gòu)六進院落的規(guī)模格局,系西北地區(qū)現(xiàn)存最大的明清風格皇家宮殿御苑式古建園林群落。其規(guī)模宏偉,布局嚴謹,形似北京故宮,素有“陜西故宮”之譽。因在五岳廟中建置最早、面積最大,被稱為“五岳第一廟”。
2、關(guān)門城樓始建于唐,明末道士胡真海進行了大的改建和修葺??滴跏四辏?679年)道士陽隱重修。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道士袁高善重修。1955年道士韓法升重修。由于天災(zāi)人禍,原建筑毀廢僅存殘跡。1985年人民政府重筑關(guān)門,形制規(guī)模皆佳于前。金鎖關(guān)北接五云峰,南控華山主峰,東西兩側(cè)壑深千丈,關(guān)前僅有一米完的臺階石徑。環(huán)周古松蒼翠,奇石林立,常有祥云環(huán)繞,風光非常迤麗。站關(guān)前,北可觀錦雞守玉函奇石,西能望老虎口景觀。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登山路兩側(cè)鐵索上情侶鎖、平安鎖,重重疊疊,紅繩彩線迎風搖曳,不失為關(guān)前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3、蒼龍嶺是華山著名險道之一,其位于救苦臺南、五云峰下,以其蒼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懸龍般的地勢而得名。其如履薄刃,絕壑千尺的地勢使得很多游客膽戰(zhàn)心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韓愈大哭投書求助的故事并引發(fā)了大量的相關(guān)典故和考證,而該處也因此留下了“韓退之投書處”的文化遺產(chǎn)。
4、長空棧道位于南天門外,是華山著名險道之首。棧道分三段:南天門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鑿出,長20米,寬二尺許,為上段。折而下,崖隙橫貫鐵棍,形如凌空懸梯,游人須挽索逐級而下,稱之“雞下架”,是為中段。再西折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鑿出石孔,楔進石樁,石樁之間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須面壁貼腹,腳踏木椽橫向移動前行。
5、千尺幢位于回心石之上,是華山第一險境。山幢壁直立,其間僅容二人上下穿行。兩邊鐵鏈垂直下垂,坡度為70°。從上到下共有370多個臺階,皆不滿足寬?!扒С叽薄表敹耍袃H容一人的石洞,當游人爬上最后一個石級時,便從洞中鉆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天井”上有一平臺,刻寫的“太華咽喉”,形象的說明了這里的路形。臺上的“百尺峽”為咽喉上段,峽下的平臺,形如突出的喉頭?!疤炀币韵碌那С叽?,為咽喉下部。此處整個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且長?!疤炀笨跒椤疤A咽喉”中段,若從此堵住,上下就會絕路。國民黨殘匪韓子佩曾在“天井”口加一塊鐵蓋,企圖固守華山,人民解放軍八勇士飛越天險,消滅了據(jù)守在這里的一個班的兵力,為增援部隊打開了通道。
6、百尺峽位于千尺幢北,是登華山的第二個險境。“百尺峽”也叫“百丈崖”,兩壁欲合,卻被飛來的兩顆石塊從中撐開,人從石頭下鉆過,膽戰(zhàn)心驚,生怕石塊從兩壁間掉下來,這就是“驚心石”。通過此石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再回頭看原來此處卡著的兩塊石頭,是上大下小故能安然無恙,所以這顆石頭也被稱之為“平心石”。韓愈詩中有“俄然神功就,殺氣見棱角”的描寫。
7、鷂子翻身位于華山東峰,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為華山著名的險道之一,其路鑿于東峰的倒坎懸崖上,下視唯見寒索垂于凌空,不見路徑。游人至此,須面壁挽索,以腳尖探尋石窩,交替而下,其中幾步須如鷹鷂一般、左右翻轉(zhuǎn)身體才可通過,故名“鷂子翻身”。
8、老君犁溝位于群仙觀上方,據(jù)傳這里原來沒有路,是老子李耳駕青牛用鐵犁開的,形如耕地時留下的犁溝,故被稱為“老君犁溝”。當初,人們上下華山便是從犁溝兩旁的石窩爬行的,至今人們還可看到犁溝兩旁的石窩。當?shù)亓鱾髡f:“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慢慢爬?!?/p>
9、天下第一洞房“洞房花燭夜”中“洞房”一詞就源于華山西峰。過去,由于華山路險難于攀登,一般人望而卻步,這就為早期一些要隱蔽修行的人提供了絕好的去處。而在山上難以找到筑觀蓋廟的材料,隱士們就鑿石洞而居,修行悟道。
10、相傳在華山修行的吹簫人簫史和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公主在雙雙駕鶴成仙之前,曾到西峰蓮花洞點燭成婚,為姻緣而起的“天下第一洞房”便由此而來。所以華山是愛情山,是愛情的見證。無論是相濡以沫的夫妻,還是初識的情人、戀人,一次攜手華山之旅,必將情深意濃。蓮花洞題刻滿目,文化氛圍濃厚,是游人探尋甜蜜途中小憩的好地方。近年來,景區(qū)管委會連續(xù)舉辦“華山作證”集體婚禮,先后有百余對新人在華山結(jié)為伉儷,使古老的愛情之山演繹了完美和時尚。
11、“毛女洞”是“毛女洞下院”的簡稱,位于毛女峰下,因毛女而得名。漢代劉向曾贊毛女:“婉變玉姜,與時遁逸。真人授方,餐松為食。因果獲成,延命深吉。得意崖岫,寄歡琴瑟。”宋初陳摶到華山遁居后,也作《詠毛女》詩一首,描寫毛女神態(tài):“曾折松枝為寶節(jié),又編栗葉作羅襦。有時問著秦宮事,笑捻仙花望太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