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31 12:02:04作者:未知
在時刻都在緊繃神經的快節(jié)奏社會,很多人心里都會渴望有一個完全不被打擾的“桃花源”,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疲乏,沒有走馬觀花的任務解鎖,沒有焦慮惆悵的輾轉反側,有的只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安然寧靜,采菊東籬悠然南山的樸素怡然。但在交通工具愈發(fā)便捷的今天,南北極圈都遍布了腳印,卻有一個地方始終遺世獨立,成為世界上最偏僻且有人居住的島嶼,它就是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
世界上最偏僻的有人居住島嶼
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是南大西洋中脊上的火山群島,屬于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的一部分,名義上由英國委任的總督進行管轄,位于南緯37°5′、西經12°16′。距離南非開普敦尚且有2810公里,距離南美洲更是有3360公里,最近的人類定居點則是同樣位于大西洋中脊的圣赫勒拿島,但距離仍在2173公里之外。由此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被稱為“世界上最偏僻的有人居住島嶼”,沒有之一。
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是南大西洋中脊上的火山群島,屬于圣赫勒拿
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被稱為“世界上最偏僻的有人居住島嶼”,沒
當然這種偏僻不僅是指距離上,還有與外界的聯(lián)系上,由于島上并無機場,也不能停靠大型船舶,唯一與外界聯(lián)系的方式就是每年僅有9班次來往南非開普敦的小型汽輪,來往一趟船程也要一周時間才能抵達,幾乎與世隔絕。造就這種遺世獨立特性的除了自身地理位置遠離陸地外,還跟火山島的屬性有關。
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是南大西洋中脊露出海面的部分,地幔柱溢出
大西洋中脊就是美洲板塊與非洲板塊、歐亞板塊分離形成的生長邊界
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是南大西洋中脊露出海面的部分,分別由主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以及伊納克塞瑟布爾島、南丁格爾群島和戈夫島四個較大的火山島組成,總面積201平方公里。而大西洋中脊就是美洲板塊與非洲板塊、歐亞板塊分離形成的生長邊界,海底火山噴出的巖漿形成的海底山脈相互連結,形成的一個遍布全球的巨大的海底山脈系統(tǒng),比陸地上任何一個山系都要龐大(參見《大洋中脊:比東非大裂谷更長的地球傷痕,綿延八萬公里的海底山系》)。
由于火山島的形成來源于地幔柱溢出的熔巖流,就相當于是海底山峰的山頂處,往往中間高四周低,呈錐形或多中心梯形,海岸多受侵蝕,形成高落差斷崖,缺乏平地。就像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便是如此,直徑約12公里,98平方公里的面積上,絕大部分都被島中央的圓形火山瑪麗王后峰(海拔2060米)和奧拉夫山(海拔1970米)占據著,海岸多為陡峭的懸崖,僅在島嶼西北角留有10%左右的平地。
這些許因火山灰而肥沃的平地,集中了整個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唯一的主要居民點和小型港口,首府七海愛丁堡便在這里。當然也由于高海拔,兩座火山山頂在冬季時都會覆蓋上積雪,成為該群島的重要地標。除了主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之外,其他諸如伊納克塞瑟布爾島、南丁格爾群島均為無人島,戈夫島也只因有南非氣象站的緣故,有6名常駐科研人員。
其中伊納克塞瑟布爾島位于主島特里斯坦島西南45公里處,南緯37°17′58″,西經12°40′44″。島嶼長6公里,寬5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屬于一座死火山島,最高點海拔561米,歷史上不曾有過常住人口,是眾多海鳥的繁殖地,棲息著包括海燕、信天翁、企鵝和海鷗在內的22種鳥類,其中幾種只在這里繁殖,所以伊納克塞瑟布爾島在2004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擴展項目,與1995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戈夫島一道作為一個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不過,由于伊納克塞瑟布爾島的地形比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更陡峭,登島困難,所以島民撿拾鳥糞沉積和鳥蛋,多會選擇去南丁格爾島(也稱夜鶯島)。南丁格爾島是南丁格爾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其余還有兩個小島嶼:中島(也稱米德爾島)和施托爾滕霍夫島,總面積3.2平方公里,距離特里斯坦主島約47公里。南丁格爾島長2.5公里,寬1.5公里,面積為2.6平方公里,島上有兩座活火山,最高點海拔為337米,次峰海拔293米。
南丁格爾島的海岸周圍也均是陡峭懸崖,僅在天氣晴朗時,島東北角一巖石平地上能登陸。島上較低部位生長著由蕨類和草本構成的茂密植被,海鳥眾多,粗略統(tǒng)計有北跳巖企鵝125000對、烏黑信天翁250對、大西洋黃鼻信天翁5000對、寬嘴海燕(大鴨海燕)1萬對、灰鹱海燕1000對、大海鷗達300萬對、白面海燕1萬對、白腹海燕1000對、南極燕鷗400對,南極賊鷗500對,特里斯坦畫眉、威爾金斯雀、南丁格爾島雀等海鳥,是國際鳥盟確定的一個重要鳥區(qū)。
能集聚如此多的海鳥,得益于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四季不分明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由于常年盛行西風,年均降水量達1600毫米,雖然少有晴天,但溫和濕潤,主島最熱月均溫18℃,最冷月也在11℃,所以島上覆蓋著由蕨類和草本植物構成的茂密植被,甚至很多植物的種屬還是世界其他地方沒有的。
真實版的“桃花源”
雖然已被世界公認為鮮有外人涉足的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在殖民時代的17-18世紀,卻是處在西歐繞行好望角前往印度洋的優(yōu)先航道上。1506年葡萄牙航海家特里斯唐·達·庫尼亞首先發(fā)現(xiàn)了這里,之后1643年,荷蘭海姆斯泰德船隊在特里斯坦主島登陸進行補給,成為首個有記錄的登陸船只,但之后因為缺乏安全港口而放棄。
再之后1790年美國的約翰·巴頓船長把該島作為獵捕海豹與鯨的基地,甚至1812年美英戰(zhàn)爭(美國第二次獨立戰(zhàn)爭)期間,美國海軍曾把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作為抵御英軍的堡壘。不過1816年英國為了阻止法國營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島的拿破侖,便攻占了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自此該群島被英國收入囊中。
如今島上的人口便是1816-1908年遷居到此的15人(8男7女)的后代,據2020年普查結果,共有245人,約80個家庭,分屬9個不同的姓氏家族,從來沒有一對夫婦離婚。由此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也成了人類繁衍所需最小種群的參考案例,人類學論文通常把這里作為最小人類社會研究的標本。
實際上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更像是一個真實版的“桃花源”。首先島上所有土地都是社區(qū)公有,在超過400公頃的放牧地上,飼養(yǎng)了約800頭牛羊,但每家的畜群的數量都會被嚴格控制,一來保護草場,二來避免貧富分化,維護團結。日常生活中,男人們一起出海捕魚和龍蝦,女人們則負責處理海貨,所得收入一起分配,島上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大家共同出力,碰上惡劣天氣,居民互幫互助,人與人之間幾乎沒有距離,實際上由于彼此通婚,各家族或多或少都有血緣關系。
只是這和諧居民關系的背后,也有一些負面影響,那就是由于在如此小規(guī)模的人群中實行了長達200年的內婚制,近親通婚導致遺傳性疾病高發(fā),比如島上居民超過半數患有哮喘病和遺傳性的青光眼。所以島上的醫(yī)院、藥品也多是用來救治這些疾病,但畢竟條件有限,遇上急診手術就必須要運送到南非開普敦救治,但偏偏島上并無機場。
所以為了改良基因,在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的官方網站上,常能看到島民會不定期地面向全球招募各種職業(yè)且身體健康的年輕菁英來島定居,幾乎各種工種都有需求,甚至是牧師,應征者可獲免費赴島及住宿,并享用島上雜貨鋪、酒吧、舞廳、泳池等設施,如果有可能,歡迎與島上的女性結為夫妻,再額外贈送住宅一套,妥妥的“上島女婿”招募廣告。
當然此舉一是豐富遺傳基因,二來就是希望通過招聘駐島農夫,協(xié)助將放牧地轉為種植蔬果及其他農作物,令島民能自給自足,減少對進口食品的依賴。由于島上平地有限,所種農作物也主要為馬鈴薯(土豆),自然一日三餐也主要是土豆,其他食物則要依賴進口,雖然龍蝦鮑魚等海鮮管夠,但畢竟不能完全當主食。說到這里維達豁然想到了隱藏在中國人身體里五千年的祖?zhèn)骷寄?..。
不過想要成為“上島女婿”,審核很是嚴格,身體條件自不必說,好吃懶做的也就不要想了,更重要的是要能耐得住獨處。畢竟小島四面環(huán)海與世隔絕,與外界的聯(lián)系每年只有60天有船通行南非開普敦,且航程就需一周時間。首府七海愛丁堡雖然有學校、醫(yī)院、郵局、博物館、咖啡廳、酒吧以及天主教堂等設施,以及10.5公里道路和125輛汽車,但是除此之外,也就只剩下瑪麗皇后火山、受保護的鳥類棲息地和一望無際的孤寂大海,沒有WIFE,沒有娛樂活動。
額外一提的是,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雖然是英國的海外領地,名義上屬于圣赫勒拿島群島管轄,但實際上群島內的一切管理制度,皆為一個由8人居民組成的議會自治管理,英國只負責外交和防務。同時由于島內的季節(jié)性漁業(yè)捕撈、加工和異體郵票、鑄幣的出售保證了島上財政支出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居民工資發(fā)放,所以當地人幾乎不會向英國政府請求援助。
這就是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一個與世隔絕,自給自足的世外桃源,一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隱居之地。
上期回顧:戈夫島:英國在大西洋的世界自然遺產,因老鼠肆虐束手無策面臨崩潰
備注:本文僅為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轉發(fā)。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網絡,如有版權私聯(lián)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