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01 12:02:27作者:佚名
在西澳大利亞谷物種植區(qū)的邊緣,有一個巨大的石頭層,叫做海登巖。在其北端,有一個向外延伸的巖體,稱為“波浪巖”。波浪巖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的形狀類似于一排凝固在即將破裂狀態(tài)下的波浪。它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景象是如此壯觀,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力量的神奇和偉大。
長期以來,波浪狀巖石埋藏在澳大利亞西部的高原上。直到1963年,一位來自美國的名叫喬伊·霍奇斯的攝影師在一次旅行中拍攝了一張波浪巖的彩色照片,然后用這張照片參加了紐約的一次攝影比賽。出乎意料的是,這張照片獲得了大獎,并登上了《國家地理》雜志的封面。波浪巖一時名聲大噪,成為眾多攝影愛好者拍照的不二之選。由于波浪巖位置偏遠,要走很長的路才能到達。但不管多辛苦,很多參觀者還是會說:“這很值得!”
澳大利亞西部有一大片高原,由平坦的山脈、孤零零的丘陵、風蝕的懸崖和山脈、平坦的沙質(zhì)平原、起伏的沙脊和眾多干涸的湖泊組成。高15米、長約110米的波浪巖位于這片高原的沙地上。這個巨大的巖體并不是獨立的巖石,而是由大巖塊組成的一系列風化巖石。遠遠望去,浪巖從平地上拔地而起,仿佛是來勢洶洶的巨浪,形成一道難以逾越的巨大屏障;細看,波浪巖陡峭的哨聲上布滿了垂直的波浪條紋。當人們站在巖壁前時,波浪形的巖石仿佛是一條波浪奔騰的瀑布,氣勢更加浩大。
更令人驚嘆的是,波浪狀巖石的顏色艷麗奪目,其色調(diào)會隨著陽光的照射而改變。波浪狀巖石表面有黑色、紅色、棕色和卡其色條紋。這些深淺不一、顏色各異的條紋,讓波浪狀巖石看起來更加生動,猶如翻滾的波浪,頗為壯觀。波浪巖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西澳大利亞的標志性景點。
西澳大利亞高原基底它是一個有10億年歷史的古老花崗巖地質(zhì),波浪巖的主要成分是花崗巖。其巖粒形成于前寒武紀。大約2700萬年前,這些小石頭慢慢變成了水晶,上面的石頭更硬,中間的更軟。經(jīng)過雨水沖刷和定向風蝕,巖石表面逐漸形成高15米、寬110米的凹面。在波浪形巖石的凹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黑色、棕色、紅色的平行線,看起來像波浪的漣漪,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是因為當含有碳和氫的雨水沖刷波浪巖體時,巖石表面的化學物質(zhì)被帶走,同時產(chǎn)生化學反應(yīng),因此波浪巖面上形成了各種顏色深淺的條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