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fēng)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5-23 10:32:33作者:未知
人類降臨在這個世界上,要解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生存。
有的人運(yùn)氣比較好,出生就出生在了水草豐茂、土地肥沃的地區(qū),這樣至少在環(huán)境上,他們的生存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而有的人類顯然就沒有那么幸運(yùn),降生在了一個不太好的地方,其中有人便生活在了漫天黃沙中的“死亡之?!绷_布泊,生在這樣的地方,想要活下去著實(sh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他們最終在這個地方生存了下來,并成為了羅布泊的原住民,一生吃魚,令人驚奇的是,羅布泊的住民們大多長壽,活到百歲是村中老人的常態(tài)……
生活在死亡之海的原住民:神秘的羅布人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東南部有一片世界知名的湖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最東緣,這便是大名鼎鼎的羅布泊。
羅布泊形狀宛如人的耳朵,它曾是中國第二大內(nèi)陸湖,這個地方干燥炎熱,年平均氣溫都在10度以上,夏季最高氣溫能夠超過40度,并且風(fēng)蝕強(qiáng)烈,全年刮著大風(fēng)。
羅布泊的氣候如此惡劣,顯然它不能創(chuàng)造適宜人類生存的條件,但是就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上,有一個民族在此生活了上千年的時光。
在北魏的《魏書·吐谷渾》、清代《回疆志》《西域見聞錄》《蘭州輯略》等古書中均可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自稱為羅布里克人,方便起見,外界便稱他們?yōu)榱_布人。
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官方將羅布人劃歸為維吾爾族的一支,自此在這個在塔里木河畔生活許久的民族才擁有了一個官方承認(rèn)的身份。
沒有人知道羅布人是為何來到這個地方的,人們只知道羅布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片地區(qū),羅布泊成為了他們的家園,且成為了他們名字的由來。
生命的奇跡無時無刻都在發(fā)生,如果說在北極,愛斯基摩人用行動證明了它嗎,那么在羅布泊,羅布人的存在便昭示著一種生命的奇跡。
他們身材魁梧,肩膀?qū)挻?,臉上長著濃密的胡須,顴骨突出,頭發(fā)稀少,從外形上來看,反而體現(xiàn)出蒙古人的特征,而與維吾爾族人有很大的區(qū)別。
在此地生活的羅布人能夠引起外界的好奇,主要還是因?yàn)榱_布泊的名稱,這片中國曾經(jīng)的第二大咸水湖還有一個令人脊背發(fā)涼的名字:死亡之海。
羅布泊為何被稱為死亡之海?因?yàn)樵诠艜r候,前去羅布泊探險的人無一生還,并且許多人竟然渴死在了距離泉水幾步路的地方,這些人的死狀實(shí)在令人匪夷所思,羅布泊甚至一度被人稱為“東方的百慕大三角”。
東晉高僧法顯西行而來,路過此地時曾寫到:“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fēng),遇者則死,無一全者……”信奉鬼神之說的古人便將此處視為禁地,羅布人能夠生存在這樣的地方,實(shí)在令人驚異。
走進(jìn)羅布泊居民的飲食起居
客觀的事實(shí)說明了羅布人的確在這個死亡之海的周圍生活了上千年,他們衣食住行的方式更能引起人們的好奇。
由于氣候原因,這個地方不能像在兩河流域那樣隨心所欲地發(fā)展種植業(yè),出于生存的需要,羅布人便進(jìn)化出了最簡單的生活方式,史書中記載,他們過著“不種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魚為食,或采野麻、或捕哈什鳥剝皮為衣,不識風(fēng)經(jīng)禮拜”的生活。
概括起來,羅布人的生活可以用“簡單”二字來形容,衣食住行統(tǒng)統(tǒng)為了生存服務(wù),忙于生存的羅布人無心思考文化和藝術(shù)。
他們逐水而居,居無定所,一邊依著大樹修建房屋,漁民們將蘆葦捆在一起,搭成一個簡陋的小房屋,便是羅布人居住的方式。
盡管當(dāng)?shù)囟旌洌奶鞖夂蜓谉?,蚊蟲多得嚇人,只有風(fēng)暴來臨的時候,人們才能擺脫蚊子的包圍,但是羅布人的生活絲毫不受影響,他們甚至可以忽略這種氣候上的不便。
羅布人主要依靠的生存來源便是他們身邊的湖水,他們將有些面積的水源稱作“海子”,用木制的魚叉捕魚,靠吃魚為生。
因?yàn)樯瞽h(huán)境的緣故,他們沒有適宜的耕地,也不能放牧,只能靠撈魚維持自己的生活,魚便是羅布人的主食,他們食用魚類的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燒烤。
羅布人是燒烤的高手,他們用熟練的手法將捕上來的魚進(jìn)行處理,隨后將其一劈兩半,串上紅柳枝條,隨便撿一點(diǎn)木材燃起篝火,將魚放在上面烤熟便可以食用。
由于條件有限,羅布人的先祖?zhèn)冊诳爵~的時候不添加任何的作料,甚至連鹽都不放,他們也不吃蔬菜瓜果,更為獨(dú)特的是,他們也沒有銅器和鐵器打造的廚具,僅憑這木盆子和羊肚子燒水煮肉,這是羅布人的“獨(dú)門技藝”,具體如何操作,外人至今都不得而知。
羅布人的主食是魚,但不代表他們的唯一的食物來源只有魚,他們的第二大主食便是羊,羅布人依舊通過燒烤的方式烹飪羊肉,他們偶爾也吃面食,將面餅埋入滾燙的沙窩,上面再架著柴火灼燒一陣,隨后將沙子刨開,香噴噴亮黃黃的馕就做成了。
羅布人的生活與水和魚息息相關(guān),他們的衣著也體現(xiàn)出了這個特點(diǎn):上了年紀(jì)的老人們大多戴著一頂船帽,腳上穿著一雙黑皮靴,衣服寬大,便于他們在鹽堿地中活動。
而在羅布人的著裝之中,帽子又成為了他們衣著上最顯著的一個特點(diǎn):在月牙形瓜皮狀帽頂?shù)淖笥疫B接著兩片前后開口的帽檐,冬天的時候可以將帽檐翻下來,起到給耳朵保暖的作用,耳鬢上方翹著尖尖的頭部和尾巴,遠(yuǎn)遠(yuǎn)看去就像一艘梭形的小船,所以他們將之稱為“船帽”。
羅布人依水而居,可想而知他們的水性也是極好的,男女老少都會劃船,即使是身高一米的孩童也十分精通水性,他們坐在獨(dú)木舟上,站在舟中,上下叉開兩條臂膀,撐著一根隨處折來的樹枝,在水里輕松的劃拉兩下,小船便輕快地向前游去。
羅布人的衣食住行讓人很難聯(lián)想到“健康”“幸?!边@樣的詞語,然而羅布人卻以長壽著稱,在羅布人的村莊中,許多人都能活到百歲以上,并且許多百歲老人眼不花、耳不聾、身體依舊健壯,胃口很好,精力同年輕人一樣旺盛。
曾有人請教過羅布人長壽的秘訣,樂于分享的羅布人便將自己的生活習(xí)慣公開了出來:他們將蘆葦穗子曬干,裝在布袋里面做枕頭,這樣的枕頭不僅清神醒腦,還有避免上火的作用。
每天晚上,他們會用木盆熬魚湯,魚油和羊奶、白面、清油、沙棗、羊肉倒在鍋里做粥,少吃一點(diǎn),更難得的是,羅布人大多保持著知足常樂、樂觀開朗的心情,這成為他們長壽秘訣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
在荒蕪的大沙漠之中,卻有著羅布泊這樣碧波盈盈的湖水和羅布人這樣長壽樂觀的族群,他們就像是生命的奇跡,在茫茫黃沙中閃爍著珍珠的光輝。
羅布人的今天和明天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曾經(jīng)有中國第二大咸水湖之稱的羅布泊也會有干涸的一天。
清代末年,由于塔里木河改道,從1942年到1962年,羅布泊的湖水面積從3000平方公里減少到660平方公里,1970年以后,羅布泊干涸了。
羅布泊干涸以后,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巨變,草本植物幾乎全部枯死,有“防沙衛(wèi)士”之稱的胡楊樹也成片地死亡,沙漠開始以每年3-5米的速度像羅布泊推進(jìn),羅布泊最終成為了寸草不生的地方,很快和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融為一體。
羅布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他們不得不開始另想出路。
他們依舊不舍得離開這片自己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沒有魚可以捕,他們便嘗試放牧,但是由于經(jīng)驗(yàn)不足和地區(qū)不適,村民們買回來的牛養(yǎng)了幾年都變成了野牛,最后沒有辦法,只得組織村民集體捕殺,實(shí)在生活不下去了,他們只得離開了生活了200年的家園。
如今,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尉犁縣郊35千米的地方,還有一個復(fù)制了羅布人居住和生活環(huán)境的旅游景點(diǎn),在那里,塔里木河蜿蜒而過,村子里種滿了胡楊樹,有他們的馕坑、木鍋、木船、還有他們祭祀的場地;遠(yuǎn)處是沙山和駱駝……
羅布人的生活印記就以這樣的方式停留在了這片土地,但是羅布人依舊要生活下去,他們將要去往一個新的環(huán)境,開啟自己新的生活。
今天的羅布人主要生活在新疆的尉犁縣城及其周邊,幸運(yùn)的是,從舊社會到新社會,羅布人的生活得到的許多改善,在新中國成立過后,羅布人也得到了平等的對待,如今在尉犁縣,羅布人同其它所有民族一樣,也從事著各種各樣的職業(yè),逐漸進(jìn)入到了城市化的生活。
他們祖先的生活已經(jīng)離現(xiàn)在的羅布人很遠(yuǎn)了,至于現(xiàn)今對羅布人祖先的討論,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考古學(xué)家和歷史學(xué)家感興趣的話題。
羅布泊的消失、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打漁為生的長壽之村……在千年之前,這里還有神秘的樓蘭和西域諸國,這一個一個的名詞像是一串密碼,吸引著古今中外的學(xué)者去研究、去解答。
但并非所有的羅布人都忘記了這段歷史,許多老人親身經(jīng)歷過了遷徙,他們總是會回憶起過去的那段時光,那時候的他們沒有媒介來記錄這段歷史,這場遷徙的故事只能憑借著一代一代的口耳相傳的羅布方言,他們才能記住這一場又一場的遷徙。
好在,今天的羅布人比過往的羅布人要好太多,他們不用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也不用吃著不放佐料的飯菜,他們有了文字,也能通過學(xué)習(xí)普通話與外界交流。
2013年4月29日,羅布人舉辦了首屆燒烤節(jié),每家每戶都將自己家中用于燒烤的器具和食材帶到了廣場上,他們在廣場上盡情地施展著自己燒烤的才藝,煙火裊裊中盡顯生活氣息。
羅布人與外界的聯(lián)系也開始逐漸緊密:2020年,新疆尉犁至且末公路完成了全線貫通,這意味著中國第三條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在第二年就能夠全線開通運(yùn)營。
這條公路北起尉犁縣,全場約334公里,起點(diǎn)就在羅布人的村寨,公路開通后,羅布人便能夠更加方便的來回進(jìn)出,他們中也有不少人,向往著外界廣闊的世界。
至今還是有人追懷著往事,他們來到羅布泊的遺址,看到了裸露的湖底和湖底上自然翹起的卷邊,這些泥土仿佛凝固的浪花,四周是渺無人跡,寂寞無比的漫漫戈壁,游人懷著一種復(fù)雜的心情,來到尉犁縣旁邊的景點(diǎn)。
2021年五一假期,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迎來了旅游熱潮,游客們跨越千里,穿過大漠和戈壁,來到羅布人的村寨,與人們設(shè)想中的荒涼落寞不同,羅布人村寨將各種各樣的景點(diǎn)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了有機(jī)結(jié)合,游客可以乘坐駱駝,將這些景點(diǎn)一一串聯(lián)。
胡楊樹、吊橋、祭壇、塔里木河、海子……各種各樣的意象,讓羅布人的生活充滿了浪漫和詩意,引發(fā)人們的無限聯(lián)想。
2022年,許多城市在反反復(fù)復(fù)的疫情下籠罩著,羅布人生活的地方更是被襯托得像世外桃源一般,更顯寧靜與歡樂。
3月20日,羅布人村寨“起寨節(jié)”開幕,在神女湖景區(qū),長老手持木杖登場,勇士們在接受長老祝福的同時,接過弓箭、魚叉,他們一齊高歌,隨后一群騎著駱駝的紅衣姑娘徐徐而來,將寫好的祝??ㄆ旁诨糁兄鹚?,祈求新年的平安喜樂,祈盼一年的好光景。
在這初春時節(jié),羅布人的生活處處煥發(fā)著生機(jī),曾經(jīng)失去家園、數(shù)度遷徙的苦痛也將在安寧祥和的生活中慢慢消解,在欣欣向榮的春天,羅布人的生活也將迎來明媚的陽光。
參考文獻(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