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fēng)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5-23 11:21:03作者:佚名
距西安85公里地處秦嶺南坡山中有一個村落叫羅家灣,行政區(qū)劃屬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qū)黑龍口鎮(zhèn),現(xiàn)有87戶480多人,是一個典型的客家村落。
據(jù)族譜記載,羅家灣客家人是從江西遷至福建寧化石壁都之后,又于明代轉(zhuǎn)遷廣東梅州。經(jīng)過艱苦生活了一段時間后,又入遷湖南瀏陽,于清代乾隆年間又由瀏陽遷至現(xiàn)今的陜西商州羅家灣。如今,羅家灣村的羅氏宗祠“豫章堂”仍然供著祖宗牌位、貼著堂聯(lián)、掛著“豫章堂”燈籠。在羅家灣始祖羅尚華的墓碑上,“廣東長樂人氏,遷至陜西商州西鄉(xiāng)秦嶺鋪”等文字仍清晰可辨。
羅家灣羅氏祠堂
羅家灣人勤勞樸實,以農(nóng)耕為主,在延綿高聳的秦嶺山中,與世“隔絕”,近300年來仍保留了純正的客家語言風(fēng)俗和傳統(tǒng),也保留著完整的“耕讀為本,詩禮傳家”的客家家風(fēng)。
歷經(jīng)300年,羅灣家無論小孩、大人都仍講正宗客家話,而且?guī)в袧庵氐拿房h口音。尤其是婦女,很少與外界接觸,她們的客家話就講得比男的純正得多。他們之間交談,外人根本聽不懂,最多只能從表情上揣摩出只言片語。羅家灣人管一日三餐為“食朝”、“食晝”、“食夜”,而稱謂上則是,稱呼上輩為“阿公”、“阿婆”、“阿爸”、“阿姆”。筆者問起村里11歲的小女孩:“小姑娘,能不能告訴我你家都有什么人?。俊毙∨⒋蠓降卣f:“阿公、阿婆、阿爸、阿姆、涯和涯老妹。”
羅氏婦女自清代以來,不受封建“裹腳”的約束。解放前羅氏堅持不和當(dāng)?shù)厝送ɑ椋蝗⒌呐哟蠖际桥R近的客家人。
在羅家灣村,至今還保留著平時吃飯時,老人未入席,不得先吃的習(xí)俗。在過年三十、初一族人都要聚集到祠堂舉行祭祀儀式──上香、磕頭(須三拜九叩)、燒紙錢。
羅氏客家人須下葬兩次,死后埋葬一次,三年過后,家人將尸骨清洗,再用火紙熏過,然后裝入甕罐再次下葬掩埋。
羅家灣人崇尚讀書,有一句口頭禪,叫“書理定乾坤”,只要小孩能讀書,哪怕是傾家蕩產(chǎn)也要供他上學(xué)。這么一個偏僻的窮山溝,一百多年前就有了自己的小學(xué),現(xiàn)有在校生100多人,兒童入學(xué)率是100%,升中學(xué)率也是100%。
羅家灣客家人遵守法律法規(guī)、鄉(xiāng)規(guī)民約,一些必須恪守的規(guī)范,族人將眷帖在顯眼的墻上。堂堂正正做人,人人靠雙手勞動,不偷、不賭、不傷風(fēng)敗俗……從清代乾隆年間傳入至今近300年來,羅家灣客家人沒有一起刑事犯罪的記錄。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也沒有犯罪的現(xiàn)象,這是一個十分值得研究的社會現(xiàn)象。有人解釋說:"這是客家文化長期熏陶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