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1-05 19:15:05作者:智慧百科
黑寺在北京海淀區(qū)東升鄉(xiāng)馬甸村西。原為前后兩寺,中以一街相隔。兩寺與附近的黃寺同為喇嘛廟,因覆以黑瓦,故俗稱黑寺。前黑寺原名慈度寺,建于清朝初年。坐北朝南,有殿5重,民國年間燒毀。后黑寺原名察罕喇嘛廟,為東蒙察罕呼圖克圖活佛于清順治二年(1645)募化創(chuàng)建。寺坐北朝南,原有殿3重,寺門額曰“大清古剎”。寺內(nèi)依次為天王殿、正殿、后殿、活佛倉和后院。
前黑寺原名慈度寺,位于德勝門外馬甸,如同黃寺按方向分為東、西寺一樣,黑寺則按方位亦分為前、后寺。兩寺因覆以黑瓦,故俗稱黑寺。歷史上黑寺以打鬼(跳布扎)、歷科武會試、雕塑精品這“三絕”聞名遐邇,遺憾的是,黑寺毀于民國年間,“三絕”也自然蕩然無存。據(jù)《日下舊聞考》記載:前黑寺本名慈度寺,黑寺是其俗稱,以其覆以青瓦故有是稱。建于清朝初年,建殿五層,山門、天王殿恭懸圣玄燁皇帝御賜慈度寺額。第四層大殿前恭懸圣祖額曰:法云廣潤。寺內(nèi)鐵鐘、鐵磬皆明萬歷年造,當是它處移至者。這座寺廟毀于民國十四(1925年)年,由于未能重建,遂逐漸荒廢,竟連遺址亦未留下。后黑寺為蒙古察罕呼圖克圖活佛于清順治二年(1645年)募化創(chuàng)建。寺坐北朝南,原有殿三重,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后殿,另有活佛院和后院。大雄寶殿正中供奉三世佛、左供觀音大士、右供關(guān)羽像,故老百姓又稱關(guān)公殿,東西配殿各5間,建筑甚堅。后殿供無量壽佛,后院共有房20余間,另有菜園數(shù)畝。廊下古鐘遍刻梵文,銘曰:“靜以居,應(yīng)以虛警大千歸真”云云。后黑寺亦毀于民國年間,當時僅留存下來古輦及樂器數(shù)件,后亦遺失。今僅存有東西兩座配殿等建筑。牡丹園東-公交站454米途經(jīng)公交車:21路92路345快510路618路620路653路658路快速直達專線38路夜9路馬甸橋北-公交站482米途經(jīng)公交車:55路305路315路601路625路695路特13路夜2路夜38路北太平橋北-公交站541米途經(jīng)公交車:16路47路92路304路345快425路508路510路579路609路618路620路635路645路夜4路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東升鄉(xiāng)馬甸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