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4 17:01:45作者:未知
黃芩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藥材,市場需求量很大,因此種植黃芩的人越來越多。為幫助大家更好地種植黃芩,今天我們介紹一下黃芩栽培方法,讓你掌握中藥黃芩種植技術(shù)要點。
黃芩在年平均氣溫4—10℃,≥10℃的年積溫2500-4000℃,無霜期120—180天地區(qū)均可生長。
種植地塊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壤土、砂壤土或腐殖質(zhì)壤土,平地、緩坡地均可,有水澆條件的更好,幼齡果樹行間及向陽荒地亦可。
將種子用40--45℃溫水浸泡5—6小時或室溫下自來水浸泡12—24小時,撈出稍晾,置于20℃左右溫度下保濕催芽,待部分種子裂口出芽時即可播種。
黃芩的播種期以4月中旬前后,地下5cm地溫穩(wěn)定在15℃時為宜;一般春播在3—4月份,秋播9—10月間。
播種方法為散播、點播、條播三種,一般宜淺不宜深,以免幼芽細弱。
黃芩播后覆蓋細濕土1cm左右,并適時鎮(zhèn)壓和覆蓋地面,保持土壤濕潤至出苗,每畝用種量1.5-2公斤。
(1)中耕除草:第一年中耕鋤草3—4遍,第二年以后,每年中耕除草1—2遍即可。
(2)間苗與定苗:在苗高5—7cm時,按每平米留苗60株左右進行間苗與定苗。
(3)追肥:第一年于定苗之后、以后各年于春季的返青后封壟前每公頃每次追施尿素、磷酸二銨和硫酸鉀各75—12.5kg,三肥混合后,開溝條施,施后覆土蓋肥。
(4)鎮(zhèn)壓蹲苗:幼苗期,選晴天下午,用腳順壟輕踩或用石、木滾子輕壓黃芩地上部分,每隔3—5天壓一次,連壓三次左右。
(5)剪花枝:對不采收種子的田塊,于現(xiàn)蕾后開花前,選晴天上午,分批將花枝剪除。
栽后2—3年收獲。一般于秋末莖葉枯萎后或春解凍后、萌芽前采挖,因根長得深,要深挖,防止斷根。
根挖出來后,要抖去泥土,剪去莖葉,曬至半干,撞去外皮,再迅速曬干或烘干。
也可切片后再曬干,但不可用水洗,也不可趁鮮切片,否則在破皮處會變綠色。
一般3—4公斤鮮根可加工成1公斤干貨。畝產(chǎn)干貨200—300公斤,高者可達380公斤以上。
1、葉枯病:發(fā)病開始從葉尖或葉緣發(fā)生不規(guī)則的黑褐色病斑,逐漸向內(nèi)延伸,使葉干枯,嚴(yán)重時擴散成片。
防治方法: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2、根腐病:栽植兩年以上的容易發(fā)病,往往根部呈現(xiàn)黑褐色病斑以致腐爛,全株枯死。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低洼、積水的地塊。
防治方法:雨季注意排水,及時除草中耕;發(fā)病初期用1%硫酸亞鐵溶液在病穴澆灌消毒。
3、蟲害:黃芩舞蛾,發(fā)生期可用90%敵百蟲晶體或40%樂果乳油的800-1 000 倍液噴施防治。
甜菜夜蛾,在甜菜夜蛾以及小葉蛾發(fā)生初期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噴灑防治;地老虎可用0.5%辛硫磷毒餌進行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