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4 17:01:56作者:佚名
薄荷多栽培于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和壤土上,具有喜溫暖、濕潤的特性。本文介紹種植薄荷如何選地整地,同時講講薄荷種植管理技術(shù)要點,供參考。
選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地種植。施后深耕20~25厘米,耙細整平,做寬1.2~1.5米的高畦或平畦,待播。
播種前結(jié)合深翻,畝施入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
可采用種子繁殖和分枝、扦插、根莖繁殖等,生產(chǎn)上一般采用根莖繁殖。根莖繁殖于10月進行,根莖要隨挖隨栽。
選擇節(jié)間短、色白、粗壯、無病蟲害的根莖,將其切成6~10厘米長的小段栽種。按行距25厘米開深6~10厘米的溝,將切后的根莖栽于溝內(nèi),密度以根莖首尾相接為宜,栽后覆蓋6~8厘米厚的土,稍加鎮(zhèn)壓為好。
于3月~4月間中耕除草3次。因薄荷根系集中于土層15厘米處,地下根狀莖集中在土層10厘米處,故中耕宜淺不宜深。第一次收割后,再淺鋤一遍,并清理排水溝。
每次中耕前都應(yīng)追肥一次。結(jié)合中耕將肥料埋入行間,肥料以氮肥為主,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廄肥2000公斤。秋季收割后施廄肥和磷肥,有利于薄荷翌年的生長發(fā)育。
于7月~8月出現(xiàn)高溫干燥以及伏旱天氣,要及時灌溉抗旱。在春季多雨及夏季梅雨季節(jié),應(yīng)疏通排水溝,及時排除積水。
另外,薄荷喜濕怕積水,雨季要及時排出積水。
在薄荷種植密度較小的情況下,摘心可提高產(chǎn)量。摘心一般于5月選晴天進行,此時利于傷口愈合。摘心后應(yīng)及時施肥,以促進新芽萌發(fā)。
1、黑脛?。喊l(fā)生于苗期,可在發(fā)病期間畝用70%的百菌清或40%多菌靈100-150g,兌水噴灑。
2、銹病:5-7月易發(fā),用25%粉銹寧1000-1500倍液葉片噴霧。
3、斑枯?。河?-10月發(fā)生,發(fā)病初期噴施65%的代森鋅500倍液,每周一次即可控制。
4、蟲害防治:薄荷主要害蟲有造橋蟲,危害期在6月中旬左右、8月下旬左右。一般蟲口密度達10頭/m2,每畝可用敵殺死15-20ml,噴灑1-2次,或用80%敵敵畏1000倍噴灑。
薄荷以每年收割2次。第一次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但不得遲于7月中旬,否則影響第二次產(chǎn)量。第二次在10月上旬開花期進行。
收割時,選在晴天上午10時后至下午4時前,以中午12時至下午2時最好,此時收割的薄荷葉中所含薄荷油、薄荷腦含量最高。
收割后涼曬,曬到7-8成干時,扎成小把,再曬至全干。以身干滿葉,葉色深綠,莖紫棕色或淡綠色,香氣濃郁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