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5 22:32:44作者:未知
每日在餌料臺上投餌1-2次,時間為上午9-10時,下午4-5時。
剛變態(tài)的幼蛙,只吃活動物,故必須投入活餌料,并逐漸訓練吃死餌。變態(tài)后1個月的幼蛙投喂的活餌與死餌之比為2:1,5月齡幼蛙為1:1,8月齡時可全部投喂死餌。死餌的大小根據蛙的大小而定,以一日能吞下為宜,如太長,一日難以吞下,則蛙之間可能相互爭奪,耗費吃餌的時間和能量,對來成年蛙生長發(fā)育不利。死餌(主要是配合餌料)中蛋白質含量約為40%。
投餌的量應以上次投入的餌吃完為宜,要酌情掌握。一般隨著未成年蛙的生長,水溫的提高,個體的增大,投餌量要逐漸增加,通常日鮮括餌的投放量為未成年蛙體重的5%-15%,折合干料約為1%-3%。
投喂活餌與死餌的種類,要根據各地養(yǎng)殖餌料的狀況、餌料資源情況及季節(jié)而定,應做到餌料既要多樣化,營養(yǎng)豐富能滿足未成年蛙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又要價格低廉。從目前情況來看,要供應大批量的未成年蛙餌料,比較可靠的方法是大力開展黃粉蟲、蚯蚓、蠅蛆,蝸牛等的人工養(yǎng)殖;或就近購買屠宰場、食品廠的下腳料;或生產、購買人工配合餌料;或用黑光燈誘集昆蟲等。蚯蚓是未成年蛙的好餌料,無論在室內還是在室外養(yǎng)殖,蚯蚓均能使蛙迅速生長。
蛙生來不吃死餌料,要使其吃人工配合餌料,必須從幼蛙起堅持馴食。馴食的方法很多,常采用的方法有蠶蛹馴食法和動物內臟馴食法。
1.用蠶蛹馴食幼蛙
將蠶蛹放在溫水中浸泡至柔軟,再在圍墻頂至幼蛙池邊放1斜板,板上端放上蠶蛹干,當蠶蛹沿斜板滾入水中時,起初幼蛙感到恐懼,不敢攝食。但堅持在同地點以同樣方法繼續(xù)投餌,幼蛙逐漸適應,并開始攝食,吃習慣后可將蠶蛹放在斜板下端,幼蛙也能躍至板上吞食。
2.用動物內臟馴食幼蛙
手握1根釣竿,線端綁上動物內臟(動物內臟切成片段)每天在池邊固定地點,使釣餌在水面15厘米處上下移動,起初,幼蛙不敢接近,久之則被誘惑而自動吞食。嘗到滋味后,則群起搶食。也可將動物內臟切成小塊置于餌料臺內,每次定時放在池邊某地點,餌料臺一半沉入水中,一半露出水面。同時將幾條泥鰍(或小魚)置于餌料臺上。泥鰍在餌料臺攪動動物內臟,致使幼蛙誤認為是活餌,拼命前來搶食,吃慣后不放泥鰍,幼蛙也會自動進入餌料臺攝取配合餌料。還可在餌料臺上安裝1條水管,使水一滴一滴地滴到餌料臺上,水的振動使臺中死餌波動,幼蛙誤認為是活餌而去攝食,逐漸養(yǎng)成自動吃死餌的習慣。還可在開始時使用膨化餌料、泥鰍、小魚蝦等一起放在3-5厘米水深的槽形餌料臺上,訓練幼蛙進槽吃漂動的膨化餌料。
研究表明牛蛙和美國青蛙馴食的適宜時間為幼蛙體重15克左右時。在上面所講到的活餌帶動法、滴水法、直接馴食法中,以活餌料帶動法效果晟好。括餌料可利用蚯蚓、黃粉蟲、蠅蛆、泥鰍等。整個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1/3配合小顆粒飼料和2/3的活餌料,飼喂7-10天;第二階段顆粒料和活餌料各1/2,飼喂7-10天;第三階段顆粒料2/3,活餌料1/3,飼喂l0天左右。木框餌料臺漂浮在水中,將活餌科放入木框內,然后將洗凈的雞腸切碎扔在木框內,經10天左右的馴食,幼蛙能基本上完全吃雞腸。
在蛙的整個馴食過程中都必須注意四定,即定時、定位、定質和定量。
上述所講的馴食方法都是利用幼蛙生來都吃活餌,視覺對活動物體的敏感,采用某些方法使幼蛙誤認為死餌為活餌而吞食,當多次嘗到死餌的美味后,定時、定點的投餌刺激就成為信號,從而養(yǎng)成吃死餌的條件反射。只要掌握了這一原理,蛙飼養(yǎng)者還可根據自己的條件摸索出更多的新方法??梢杂酶冗M的、更科學的現代化的方法訓練幼蛙,進一步提高養(yǎng)殖水平。
在投餌中,如發(fā)現蛙遷入新環(huán)境后不攝食,則要檢查原因,如非病蟲害或環(huán)境不適宜所引起,則要采取強迫進食的辦法,即扒開上下頜,將餌料強行放入蛙口,使其咽下,當蛙嘗到餌料滋味后,便逐漸自動攝食。
投餌中,不宜以其他種類的蛙做餌料,否則,將促使蛙之間的相互殘食的習慣。
據云南省星火牛蛙良種科技中心的試驗表明,室外精養(yǎng)未成年牛蛙的個體差異較大。此試驗在室外精養(yǎng)池,水面積為220平方米,采用石棉板圍墻,飼養(yǎng)期為8月5日到翌年2月份。投餌種類以黃粉蟲為主,其余為鮮豬肺切塊、蚯蚓等。試驗的前期(8月5日到9月19日)總投餌量為619千克,蛙的總數開始7000只,成活率72%,平均每只重76克,此期闊的餌料報酬為1.6:1,生長速度為每日每只增重1.4克。
隨機抽取100只未成年蛙測試,其結果是;體重41.9-143完(41.q-60克的有18只;60.1-80克的有43只;180-100克的有29只;100-120克有8只;120-143克的有2只),全長為19.1-26.4厘米,體長7.8-11.6厘米。
從這一結果看出,個體的差異比較大。說明在飼養(yǎng)過程中注意提高生長的整齊度,就能有效地提高產量,增加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