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6 11:06:15作者:未知
一、病魚癥狀
魚有病可用肉眼觀察,更可用顯微鏡觀察。下面介紹肉眼觀察的一般方法。
1.正常魚、健康魚的魚體色鮮艷,鱗片、各鰭條完整,行動迅速,群游。見食打強,吃得歡快。病魚魚體發(fā)黑,行動緩慢,離群獨游或狂竄。
2.正常魚鰓絲鮮紅,光滑,完整,有活力。病魚鰓的顏色異常,或為白桃紅色,或為紫紅色或發(fā)白,在鰓上常見掛有白點,鰓缺損處黏著許多污泥,不清潔,黏液很多,不吃食或很少吃食。
3.正常魚腸道充滿食物,腸道淡紅,肛門紅腫發(fā)炎略外翻,也可見體腔內(nèi)有蟲體。
4.當巡田檢查養(yǎng)殖情況、觀察魚病時,如發(fā)現(xiàn)魚的情況異常,
就應該注意觀察,如看體表、看鰭條、看鰓絲、看肛門,進而解剖看
內(nèi)臟,如看腸道、看肝臟等。如看不出,有條件的可用顯微鏡觀察,做出正確的治療與預防方案,及時治好魚病。
二、掛簍掛袋法
魚在發(fā)病季節(jié)時,可采用掛簍掛袋法消滅魚經(jīng)常出沒、吃食的場所的病菌及寄生蟲。所謂掛簍掛袋法即在竹簍和布袋內(nèi)裝上藥物,讓藥物在水體中漸漸溶化,待病魚吃食時,可受到藥物的浸泡而消毒殺菌從而消除疾病。由于藥物在食場和魚的活動場所溶化,就自然地消滅和抑制住水體中的病菌,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這種方法十分安全。如果小竹簍中或小袋中藥物濃度大,魚受不了,可一閃而過,馬上遠離藥場,對魚無害。如果魚體上有病菌可快速殺滅,當然在這水體中的病菌和寄生蟲很快就會被殺滅,藥物消失后可再加藥。魚病消失后可取簍取袋,掛袋可預防某些強度的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病。
袋裝藥為硫酸銅。硫酸銅的作用是能殺滅原生動物,殺滅青泥苔和水網(wǎng)藻等。如果每立方水體用0.5克硫酸銅、0.2克硫酸亞鐵混合化水全池潑灑,可防治車輪蟲、隱鞭蟲、斜管蟲、口絲蟲、毛管蟲等病,如果每立方米水體用8克硫酸銅和10克漂白粉混合液浸泡病魚,除防治上述寄生蟲病外,還可防治草魚的爛腮和赤皮病,授泡時以耐受度為宜。
掛簍法是在小竹簍內(nèi)裝漂白粉掛于食場和魚經(jīng)?;顒犹?,稻田內(nèi)掛于魚坑和大溝處。漂白粉有腐蝕性,不能用布袋裝掛。漂白粉掛簍防治細菌性疾病效果好,對寄生蟲病效果差。
漂白粉掛簍要掛在魚出沒處。如果是底層魚,簍要掛在底層,如果是中層魚,簍要掛在中層,讓漂白粉溶液很自然地多與魚接觸,預防和消滅細菌性魚病。
三、藥物潑散法
魚病季節(jié)、魚病到來之前,用藥物化水全池潑灑,可以預防或減少、減輕魚病發(fā)生,達到預防魚病的目的。
潑灑時應該有重點有目的地潑灑。這個重點和目的應該是根據(jù)養(yǎng)殖魚類的生活特性來潑灑。如草食及雜食性的鯉、草魚的魚苗喜歡沿池邊潑灑。而鯽、青魚、鰱、鳙魚四種魚喜歡全池找食物,所以對這四種魚的潑灑藥物應該全池潑灑。因魚而異,采取不同的潑灑法,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關(guān)鍵。
全池潑灑防治魚病的藥物:
1.漂白粉。魚病發(fā)病季節(jié),每半月潑灑1次,用量為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1克,漂白粉適于治療細菌性魚病。
2.生石灰。生石灰防治魚病效果比漂白粉全面,它對寄生蟲也有效果。如果稻田中水質(zhì)過酸,就養(yǎng)不好魚,因魚喜歡微堿性的水質(zhì)。因此,對水質(zhì)過酸的稻田要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用法為,在晴天的下午將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用量為每立方米水體中用生石灰14-20克,每月用1次或每20天1次。
3.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全池潑灑,用量為每月或每2個月全池潑灑1次,每次每立方米水體用藥0.7克(硫酸銅為05,硫酸亞鐵為0.2)可預防多種寄生蟲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