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6 14:01:15作者:未知
小雞是由受精蛋所孵化出來的,而孵化方法主要有自然孵化法(母雞孵化)、人工孵化法這兩種。本文介紹自然狀態(tài)下小雞是怎么孵化而來的,以及用母雞孵小雞需要注意什么等問題。
以自然孵化法為例,選出抱性強(qiáng)、母性好、體質(zhì)健壯且無病的母雞,隨后再選出表面光滑、有明顯的大小頭、蛋殼厚薄均勻的受精蛋。
用竹籮、瓦缸等東西當(dāng)做孵抱的設(shè)備,并在底部鋪好一層干稻草或者舊棉花,以此來進(jìn)行保溫,避免溫度太低影響孵化效果,接著再把受精蛋和母雞放進(jìn)去。
因?yàn)槟鸽u容易受到驚嚇,因此在孵化期間需要保證環(huán)境的安靜,不能夠有太大的噪音,避免影響孵化的效果。
在母雞孵化小雞的時候,宜將溫度保持在38-39℃左右,如果溫度太低的話,便容易造成孵化失敗,如果溫度太高,又容易造成小雞過早出殼,導(dǎo)致它的身體比較弱,不利于成活。
在孵化期間,應(yīng)給母雞準(zhǔn)備好充足的食物和飲水,以此來保持孵化期間的體力,通常可以提供小麥、高粱、玉米等食物,也可在食物中加入適量的魚粉、骨粉等營養(yǎng)豐富的飼料原料,確保營養(yǎng)充足。
(1)小雞對于氧氣的需求量為前期少、后期多,即在剛開始孵化的頭兩天,因?yàn)榇藭r的胚胎還比較小,所以它對于氧氣的需要量也比較少,此時只需提供少量的空氣即可,此后隨著小雞的胚胎的生長,也要適當(dāng)?shù)募哟笸L(fēng)量,確保氧氣充足。
(2)如果孵化小雞時出現(xiàn)氧氣不足、二氧化碳過量的情況時,胚胎便容易出現(xiàn)生長畸形、生長停止等情況,在發(fā)生嚴(yán)重時還容易造成死亡。
(1)小雞對于溫度的要求為前期高、后期低,因?yàn)樵谇捌?,僅胚胎自身能夠產(chǎn)生的熱量是比較有限的,所以才需要比較高的溫度,而在后期隨著胚胎不斷的成長,它自身能夠產(chǎn)生熱量也越來越多,自然便需要比較低的溫度。
(2)孵化的第1-6天,溫度一般為38.5℃;孵化的第7-14天,溫度一般為38℃;孵化的第15天,溫度一般為37.9℃;孵化的第16-21天,溫度一般為37.3-37.5℃。
(1)一般可以按照兩頭大、中間小的孵化原則,來為小雞提供適宜的濕度。
(2)在第1-7天(孵化初期),相對濕度以在60-70%為宜;在第8-16天(孵化中后期)相對濕度以在50-55%為宜;在孵化的第17天之后(出殼期),相對濕度以在65-70%為宜。
1、要保讓體溫。小雞的體溫一般比成年雞低了3℃,再加上它絨毛稀短,抗寒能力差,所以它喜歡溫暖的環(huán)境,害怕寒冷的環(huán)境。
2、要避免驚嚇小雞。小雞的膽子很小,在受到驚嚇后便容易驚群,它們會擠在一起并互相踐踏,在踐踏的過程中會導(dǎo)致部分小雞受傷,輕者生長停滯,重者直接死亡。
3、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小雞的消化道通常比較短,新陳代謝旺盛且生長發(fā)育快,因此需要給它提供營養(yǎng)充足且容易消化的飼料才能滿足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