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8 22:33:42作者:佚名
別名:綿茵陳、茵陳蒿、白蒿。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歸經(jīng):歸脾、胃、肝、膽經(jīng)。
入藥部位:為菊科植物濱蒿Artemisia scoparza Waldst.et Kit.或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用法:6~15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炮制:除去殘根和雜質(zhì),搓碎或切碎。綿茵陳篩去灰屑。
功效:清利濕熱,利膽退黃。
主治:用于黃疸尿少,濕溫暑濕,濕瘡瘙癢。
1、《傷寒論》:茵陳、梔子、大黃。治傷寒八、九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
2、《玉機微義》:茵陳、附子、干姜、灸甘草。治寒濕陰黃,手足逆冷,脈沉微細(xì)等。
3、《食醫(yī)心鏡》茵陳羹:除大熱黃膽,傷寒頭痛,風(fēng)熱瘴瘧,利小便。以茵陳細(xì)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蓄血發(fā)黃者及血虛萎黃者慎用。
1、《本草經(jīng)疏》:茵陳,其主風(fēng)濕寒熱,邪氣熱結(jié),黃疸,通身發(fā)黃,小便不利及頭熱,皆濕熱在陽明、太陰所生病也??嗪茉餄癯裏?,濕熱去,則諸癥自退矣。除濕散熱結(jié)之要藥也。
2、《本草鉤述元》:發(fā)陳致新,與他味之逐濕熱者殊,而滲利為功者,尤難相匹。
3、《本草圖解》:發(fā)黃有陰陽兩種,茵陳同梔子、黃柏以治陽黃,同附子、干姜以治陰黃??傊?,茵陳為君,隨佐使之寒熱而理黃證之陰陽也。
4、《別錄》:茵陳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陰干。治通身發(fā)黃,小便不利,除頭熱,去伏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