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9 05:00:51作者:未知
別名:蹲鴟、芋魁、芋根、土芝、芋奶、芋渠、狗爪芋、百眼芋頭、芋艿、毛芋、水芋。
性味:味辛、甘,性平。
歸經:歸胃經。
入藥部位:為天南星科芋屬植物芋Colcasia esculenta(L.)Schott的根莖。
形態(tài)特征:根莖呈橢圓形、卵圓形或圓錐形,大小不一。有的頂端有頂芽,外表面褐黃色或黃棕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向溝紋,并可見點狀環(huán)紋,環(huán)節(jié)上有許多毛須,或連成片狀,外皮栓化,易撕裂。橫切面類白色或青白色,有粘性,質硬。氣特異,味甘微澀,嚼之有粘性。
內服:煎湯,60-120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搗敷或醋磨涂。
炮制:秋季采挖,去凈須根及地上部分,洗凈,鮮用或曬干。
功效:健脾補虛,散結解毒。
主治:用于脾胃虛弱,納少乏力,消渴,瘰疬,腹中癖塊,腫毒,贅疣,雞眼,疥癬,燙火傷。
1、《本草經集注》:生則有毒,薟不可食。
2、《千金·食治》:不可多食,動宿冷。
3、《食療本草》:久食令人虛勞無力。
4、《紹興本草》:多食善動風氣、痼疾;生者食之戟人,乃有小毒。
5、《本草衍義》:多食滯氣困脾。
6、《本草求真》:多食則不免有動氣發(fā)冷泄瀉,及難克化之弊矣。
1、治瘰疬不論已潰未潰:香梗芋艿(揀大者)不拘多少。切片,曬干,研細末,用陳海蜇漂洗,大荸薺煎湯泛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陳海蜇皮、荸薺煎湯送下。(《中國醫(yī)學大辭典》芋艿丸)
2、治一切無名腫毒及諸毒:生芋頭一個,獨核肥皂一個,蔥白七個。同搗爛敷之,如干即換,過一周時,未成者即散,已成者略出膿血即愈。(《同壽錄》)
1、《新修本草》:芋有六種:有青芋、紫芋、真芋、白芋、連禪芋、野芋。其青芋細長,毒多,初煮要須灰汁易水煮,熟乃堪食爾。白芋、真芋、連禪芋、紫芋,并毒少,正可蒸煮啖之,又宜冷啖,療熱止渴。其真、白、連禪三芋,兼肉作羹,大佳。蹲鴟之饒,蓋謂此也。
2、《本草衍義》:芋,所在有之,江、浙、二川者最大而長。京、洛者差圓小,而惟東、京西者佳,他處味不及也。當心出苗者為芋頭,四邊附芋頭而生者為芋子。八九月已后可食,至時掘出,置十數日,卻以好土勻埋,至春猶好。生則辛而涎,多食滯氣困脾。唐杜甫詩曰:園收芋栗不全貧者是此。以梗擦蜂蜇處,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