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9 10:32:09作者:未知
別名:蠶衣(《說文》),繭黃(《圣惠方》),蠶繭殼(《藥材資料匯編》)。
性味:甘,溫,無毒。
入藥部位:昆蟲綱鱗翅目蠶蛾科家蠶Bombyx mori L.,以除去繭蛹的繭入藥。
形態(tài)特征:呈長橢圓形,或中部稍縊縮,長約3~4厘米,直徑1.7~2.1厘米。表面白色,有不規(guī)則皺紋,并有附著的蠶絲,呈絨毛狀。其內(nèi)壁的絲紋很有規(guī)律。質(zhì)輕而韌,不易撕破。未經(jīng)羽化的蠶繭,內(nèi)有黃棕色的蠶蛹1枚以及成蛹前脫下的淡棕色、皺縮的蠶皮。
內(nèi)服:煎湯,1~3錢;或入散劑。
外用:研末撒或調(diào)敷。
炮制:將蠶繭剪開,去盡內(nèi)部雜質(zhì)。或置罐內(nèi),煅存性用。
功效:清熱止血。
主治:治便血,尿血,血崩,消渴,反胃,疳瘡,癰腫。
①治腸風,大小便血,淋瀝疼痛:繭黃、蠶蛻紙(并燒存性)、晚蠶沙、白僵蠶(并炒)等分。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用米飲送下,日三服。(《圣惠方》繭黃散)
②治消渴:煮蠶繭湯,每服一盞。(《朱氏集驗醫(yī)方》)
③治小兒因痘瘡余毒,肢體節(jié)骱上有疳蝕瘡,膿水不絕:出蛾綿繭,不拘多少,用生白礬捶碎,實繭內(nèi),以炭火燒,礬汁干,取出為末。干貼疳瘡口內(nèi)。如腫作痛,更服活命飲。(《小兒痘疹方論》綿繭散)
④治反胃吐食:蠶繭十個。煮汁,烹雞子三枚食之,以無灰酒下,日二服。(《普濟方》)
⑤治口糜:蠶繭燒灰,調(diào)蜂蜜,抹口內(nèi)。(《泉州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