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9 12:01:41作者:佚名
生菜葉用萵苣的俗稱,又稱鵝仔菜、嘜仔菜、萵仔菜,屬菊科萵苣屬。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葉長倒卵形,密集成甘藍狀葉球,可生食,脆嫩爽口,略甜。
形態(tài)特征
生菜一年生或二年草本,高25-100厘米。根垂直直伸。
莖直立,單生,上部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白色?;~及下部莖葉大,不分裂,倒披針形、橢圓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長6-15厘米,寬1.5-6.5厘米,頂端急尖、短漸尖或圓形,無柄,基部心形或箭頭狀半抱莖,邊緣波狀或有細鋸齒,向上的漸小,與基生葉及下部莖葉同形或披針形,圓錐花序分枝下部的葉及圓錐花序分枝上的葉極小,卵狀心形,無柄,基部心形或箭頭狀抱莖,邊緣全緣,全部葉兩面無毛。
頭狀花序多數(shù)或極多數(shù),在莖枝頂端排成圓錐花序。總苞果期卵球形,長1.1厘米,寬6毫米;總苞片5層,最外層寬三角形,長約1毫米,寬約2毫米,外層三角形或披針形,長5-7毫米,寬約2毫米,中層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約9毫米,寬2-3毫米,內(nèi)層線狀長橢圓形,長1厘米,寬約2毫米,全部總苞片頂端急尖,外面無毛。舌狀小花約15枚。瘦果倒披針形,長4毫米,寬1.3毫米,壓扁,淺褐色,每面有6-7條細脈紋,頂端急尖成細喙,喙細絲狀,長約4毫米,與瘦果幾等長。冠毛2層,纖細,微糙毛狀 。
花果期2-9月。
分布范圍
原產(chǎn)地在歐洲地中海沿岸,中國各地廣泛栽培栽培。
種植技術(shù)
選播良種
要根據(jù)需要選擇適宜品種,如玻璃生菜、皇帝、凱撒、結(jié)球生菜、花葉生菜、大湖659等。
準備苗床
生菜育苗宜選用保水、保肥性好,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床土配制:10平方米苗床用腐熟的有機肥10公斤、硫酸銨0.3公斤、過磷酸鈣0.5公斤、硫酸鉀0.2公斤,充分混合均勻鋪平耙細,澆足底水,水滲后播種。
播種育苗
為使撒播均勻,播種時種子內(nèi)可摻入少量細沙土,播后覆0.3-0.5厘米厚潮土,并覆蓋地膜保濕。每畝播種量30-50克。幼苗開始出土時,應及時揭開畦面地膜,防止徒長。苗床溫度白天控制在18℃-20℃、夜間12℃-14℃為宜。注意通風換氣,如遇強光暴曬需遮陽。當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按株行距6-8厘米分苗,長到4-5片真葉時可定植,苗期一般不缺水不澆。為防苗期病害,可噴1-2次600倍75%的百菌清藥液。
科學施肥
生菜要求富含有機質(zhì)、保水保肥力強的黏質(zhì)壤土,生菜喜微酸性,土壤pH值5-7為宜。每生產(chǎn)1000公斤生菜,需吸收氮2.5公斤、磷1.2公斤、鉀4.5公斤。其中結(jié)球生菜需鉀更多。生長期需要氮、磷、鉀肥配合使用。定植生菜的地塊要深耕細作,定植前施足基肥,畝施腐熟農(nóng)家肥3000-3500公斤,施后深翻,澆足底水,見干后作畦。
細心定植
定植前一天將苗床灌水,使苗坨濕潤,第二天起苗盡量多帶土,減少根系損傷。定植時,先在畦面開溝,溝深4-6厘米,70厘米畦面栽3行,開溝后按每畝25公斤施入三元復合肥后灌水,水滲后按株距24厘米擺苗培土封溝,將畦面耙平,覆地膜,引苗出膜。
定植后管理
生菜喜濕,全生育期要求有充足水分供應。定植5-7天后澆1次緩苗水。澆緩苗水后沒蓋地膜的地塊進行2次中耕松土除草。以后澆3-4次水,結(jié)合澆水分期追施氮、磷肥,畝施15-20公斤。采收前停止?jié)菜?,以利貯運。
科學采收
不結(jié)球生菜可根據(jù)市場價格相機采收。結(jié)球生菜以葉球緊密后采收為好,過早會影響產(chǎn)量,過遲則葉球內(nèi)莖伸長,葉球變松品質(zhì)下降。
選購技巧
挑選生菜時,除了要看菜葉的顏色是否青綠外,還要注意莖部。莖色帶白的才夠新鮮。好的生菜在有的地方被稱作是“玻璃生菜”,雖然看上去沒有真的玻璃那般夸張的透亮,但卻也說明了其質(zhì)感。越好的生菜葉子越脆,這個用手掐一下葉子就能感覺得到。而且葉片不是非常厚,葉面有誘人的光澤度,如果在葉子的正面滴上一滴水,水滴是不會花開的。在葉面有斷口或者褶皺的地方,不新鮮的生菜會因為空氣氧化的作用而變得好像生了銹斑一樣,而新鮮的生菜則不會如此。
營養(yǎng)價值
生菜營養(yǎng)含量豐富,含有大量β胡蘿卜素、抗氧化物、維生素B1、B6 、維生素E、維生素C,還有大量膳食纖維素和微量元素如鎂、磷、鈣及少量的鐵、銅、鋅。加強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消化與吸收,改善腸胃的血液循環(huán)可以常吃生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