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shí)間:2022-07-17 08:24:46作者:未知
別名:茅竹筍。
性味:甘;寒
形態(tài)特征:喬木狀竹類。稈高13~25米,直徑10~30厘米,稈圓筒形,著枝一側(cè)有溝槽;稈環(huán)平,籜環(huán)突起,無毛;稈籜與節(jié)間等長或較長;籜鞘厚革質(zhì),背面密生棕紫色小刺毛和棕黑色斑點(diǎn);籜耳不發(fā)達(dá),具繸毛;籜葉狹長形,節(jié)上常具2枝條。小枝有葉2~8枚;葉鞘長17~25毫米,無毛或上部具微毛,鞘口有時(shí)僅頂端具數(shù)條灰白色繸毛,易落;葉舌長圓形,直立,長1~3毫米。
葉片窄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11厘米,寬5~14毫米,背面中脈基部有短柔毛,次脈3~5對,小橫脈甚顯著,葉緣有小鋸齒或粗糙,葉柄長2~4毫米?;ㄖ紊痪呷~,長約50厘米;小穗?yún)簿甙?,苞片狹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16~22毫米,頂端具1直立線形的縮小葉,長7~18毫米;小穗具完全花及退化花各1枚,穎1片,長13~16毫米,外稃長22~24毫米,上部有粗糙硬毛;內(nèi)稃長20~22毫米,先端雙齒狀,上部及二脊間有微毛,脊有小刺毛。筍期12月下旬(冬筍)至次年4月上旬(春筍)?;ㄆ?~9月。
內(nèi)服:煎湯30-60g;或煮食。
炮制:4月采挖,鮮用。
功效:化痰;消脹;透疹
主治:主食品店積腹脹;痘疹不出。
《食物宜忌》:小兒脾虛者,多食難化。
1.汪穎《食物本草》:治小兒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
2.《食物宜忌》:消痰,滑腸,透毒,解醒,發(fā)痘疹。
3.《綱目拾遺》: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
4.《綱目》:贊寧《筍譜》云,筍雖甘美,而滑利大腸,無益于脾,俗謂之刮腸蓖,惟生姜及麻油能殺其毒。俗醫(yī)治痘,往往勸飲筍湯,云能發(fā)痘,蓋不知痘瘡不宜大腸滑利,而筍有刮腸之名,則暗受其害者,不知數(shù)千人也。
5.《本草求原》:竹筍,甘而微寒,清熱除痰,同肉多煮,益陰血。痘疹血熱毒盛,不起發(fā)者,筍尖煮湯及入藥,俱佳。
6.《隨息居飲食譜》:筍,甘涼,舒郁,降濁升清,開膈消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