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3-15 16:47:57作者:未知
仔豬腹瀉綜合征是當前豬場疾病中最主要的三大綜合征(豬呼吸道病綜合征、母豬繁殖障礙綜合征和仔豬腹瀉綜合征)之一,發(fā)病急,死亡率高,是近幾年造成養(yǎng)豬損失最大的疾病之一。仔豬腹瀉綜合征已經由單一的病毒性腹瀉或細菌腹瀉發(fā)展成為一種綜合癥候群。本文對仔豬腹瀉綜合征的流行及免疫特點進行分析,以期為豬場病毒性腹瀉的防控提供建議。
一、病毒性腹瀉流行病學特點
1.流行病學特點
由早先的冬春季節(jié)高發(fā)變?yōu)橐荒晁募揪砂l(fā)生,冬春季節(jié)危害最嚴重且持續(xù)光陰長。規(guī)模化豬場的新生哺乳仔豬在出生2~3天后先嘔吐,后水樣腹瀉,迅速消瘦,脫水死亡,藥物治療無效,發(fā)病急、病程短,常在3~7天死亡,發(fā)病率為50%~100%,病死率80%~100%。腹瀉多發(fā)生在產房的新生仔豬,豬場持續(xù)多批次反重發(fā)生,死亡率高,有的可持續(xù)半年之久,母豬是根源,必須做好母豬的免疫。
2.解剖特點
病死豬只消瘦,被毛無光澤,小腸充血、腸黏膜脫落、腸壁變薄發(fā)亮,腸管內彌漫乳白色或灰白色或黃綠色液狀物,內含有泡沫和水樣的乳凝塊,腸黏膜絨毛萎縮,腸系膜充血與水腫,胃底部充血、內容物呈鮮黃色并混有乳白色凝乳塊。
發(fā)病仔豬還浮現(xiàn)了新的病理變幻,肺狀出血,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出血,典型的腹瀉仔豬剖檢多見肝臟顯然腫大,有白色壞死點,中度至高度變性,呈土黃色,質地變硬,切面均質,不見肝小葉結構,膽囊多萎縮,膽汁少或無膽汁;腎臟溝歸狀發(fā)育不全,腎臟表面凹凸不平,腎變形嚴重,腎被膜不易剝離,被膜纖維常深入皮質,腎皮質均有極細小的針尖樣出血點,腎乳頭羅列紊亂,初生仔豬的肝源和腎源性病變是先天造成的,即在胎兒時期就受到來自母體的致病因子損傷所致,致病根源在母豬。
3.腹瀉病原檢測
目前我國豬病毒性腹瀉以PEDV為主要致病病原;在仔齡豬群中PEDV和TGEV帶毒和隱性感染現(xiàn)象普遍,且PEDV和TGEV和ARV3種病毒性腹瀉病毒均可通過母乳傳播,應重點關注母乳的帶毒情況和發(fā)病豬場的生物安全措施。
4.腹瀉癥狀與危害
腹瀉對各階段豬的危害尤其嚴重,產房仔豬:高發(fā)病率、高死亡率;懷孕母豬:產后無乳,流產、早產;保育豬:耐過豬形成僵豬,死淘率大幅度升高;育肥豬:嚴重喪失體重,飼料轉化率下降,飼養(yǎng)成本上升。典型發(fā)病豬場病理解剖結果。
三、病毒性腹瀉的免疫原理
1.滅活疫苗免疫原理
PEDV免疫屬于典型的局部黏膜免疫為主,存在于血清中PEDV IgG不能提供盡全保護,腸道黏膜免疫所產生的分泌型抗體(SIgA)能反抗PEDV感染,仔豬通過初乳來獲得母源SIgA,從而獲得對流行性腹瀉的有效被動免疫保護。惟獨活病毒抗原刺激黏膜或淋巴組織,才干使致敏淋巴細胞分裂增殖,產生淋巴母細胞經淋巴流和血流聚攏于乳腺,在局部產生IgA抗體,從而使得初生仔豬通過吃奶獲得初乳中的母源抗體二產生被動免疫,這種免疫效果的確、保護率更高。
2.疫苗免疫請求
基于病毒性腹瀉活疫苗與滅活疫苗的免疫機理,病毒性腹瀉的防控需要活疫苗和滅活疫苗進行交替免疫,充沛有效的激發(fā)黏膜免疫、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使得母豬獲得有效的主動免疫保護,仔豬獲得有效的被動免疫保護。
四、仔豬病毒性腹瀉的綜合防控措施
1.科學的免疫方案是關鍵
根據豬病毒性腹瀉的流行病學特點和免疫特點可以看出,應根據流行病學特點和實驗室檢測相結合,確診病原,需要提醒的是務必與偽狂犬和豬瘟感染相鑒辭;病毒性腹瀉的根源是母豬,必須做好母豬的跟胎免疫。海利生物根據近2年來的豬場臨床經驗和腹瀉免疫特點,提出母豬產前交替免疫的綜合防控方案。
操作主意:全年母豬產前進行跟胎免疫,產前45~40天免疫腹瀉活疫苗,產前20~15天免疫腹瀉滅活疫苗。免疫過的母豬所產仔豬在斷奶后一周免疫,未免疫母豬所產仔豬需在3日齡免疫。
2.嚴厲的生物安全措施是保障
發(fā)生腹瀉以后豬場必須進行徹底的消毒,尤其是產床的徹底消毒,建議產前一周的母豬推遲2~3天上產床,利用這2~3天的光陰對產床進行徹底的消毒,同時注意豬舍的通風,盡量讓空氣中帶有病毒的塵埃粒子怨碼豬舍,避免浮現(xiàn)一進豬舍就能聞到一股強烈的腥臭味。一旦仔豬剛出生在還沒有建立起來有效的被動免疫或主動免疫保護的之前就接觸到了腹瀉病毒,任何措施都約摸無效,應該尤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