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3-15 18:31:36作者:佚名
近年來,經濟林樹種眾多,效益良好,冬棗就是其中之一。然而,隨著冬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和氣候的變化,冬棗病害的發(fā)生和危害明顯加劇,制約了冬棗產業(yè)的發(fā)展。2006-2015年,在廣泛調查的基礎上,系統(tǒng)研究了棗樹10種主要病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經過大量田間試驗,制定并實施了冬棗病害綜合防治措施。示范園優(yōu)良果率達95%以上,優(yōu)良葉率達98%以上。
冬棗主要傳染病癥狀
1.1棗銹病
1.1.1癥狀診斷
棗樹銹病的主要癥狀為:葉背斑點狀黃褐色銹病,葉背花狀銹病。在嚴重的情況下,它會導致早期落葉。
1.1.2發(fā)生規(guī)律
棗銹病病原菌主要在病葉上越冬,通過氣流侵染和傷害病葉。這種病可以在田間多次再感染。天氣潮濕多雨時病情嚴重。降雨早、多,7月下旬開始發(fā)病,8月下旬、9月達到高峰。棗園大棚、通風不良、濕度高都有利于病害的發(fā)生。
1.2炭疽
1.2.1癥狀診斷
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在果實上形成褐色至深褐色的凹形病斑,呈圓形或近圓形。后期,病斑表面長有小黑斑,濕后表面產生淡粉色粘液。病果容易過早脫落。
1.2.2發(fā)生規(guī)律
膠孢炭疽菌主要在樹體病害殘體和病害組織中越冬。炭疽菌孢子通過風雨侵染果實。果實在落花后約半個月至采收期可被炭疽菌侵染,但發(fā)病始于果實膨大后期,說明該病在田間有明顯的潛伏侵染。果實損傷的時間和嚴重程度取決于降雨的時間、降雨和高濕環(huán)境的持續(xù)時間。如果降雨早、雨量大、高濕環(huán)境持續(xù)時間長,則發(fā)病早、發(fā)病重。
1.3環(huán)腐
1.3.1癥狀診斷
病原菌主要在病斑和枯枝上越冬。病原菌的孢子通過雨水傳播,從氣孔或傷口感染棗樹果實。幼果在開花后半個月左右至成熟收獲期均可被病原菌侵染;但該病在白背期(紅圈期)后逐漸發(fā)展,且越接近成熟,病情越嚴重。在多雨潮濕的年份,這種病很嚴重。
1.3.2發(fā)生規(guī)律
病原菌主要在病斑和枯枝上越冬。病菌的孢子通過雨水傳播,從氣孔或傷口感染棗樹果實。幼果在開花后半個月左右至成熟收獲期均可被病原菌侵染;一般在果實進入白熟期后,病害逐漸發(fā)展,果實越接近成熟,病害越嚴重。在多雨潮濕的年份,環(huán)境病害嚴重。
1.4水果收縮
1.4.1癥狀診斷
果實萎縮病又稱“鐵皮病”、“干腰病”、“霧病”,只危害果實。病果從中間收縮、枯萎、脫落;或者從果肩開始先白,然后黃,最后褐,這部分果肉腐爛。
1.4.2發(fā)生規(guī)律
縮果菌是一種弱寄生真菌,廣泛存在于棗園中,主要通過風雨危害果實。然而,該病從白熟期開始,在接近成熟期時達到高峰。濕雨、大霧、大露水是誘發(fā)該病的主要條件。低洼密植棗園病害嚴重。
1.5黑點
1.5.1癥狀診斷
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實和葉片。一般先侵染枝頂葉,病葉出現(xiàn)褐色或黑色壞死斑;棗樹果實的主要特征是在果實表面形成黑斑,可分為紅棕色型、灰棕色型、干腐型和赤霉病型四種癥狀類型。
1.5.2發(fā)生規(guī)律
黑斑病菌是一種弱寄生蟲。主要在樹上越冬,通過風、雨、氣傳播。主要感染和損傷傷口,尤其是綠膿桿菌的叮咬和吮吸。從幼果期到白熟期均可侵染。在多雨、潮濕的環(huán)境中發(fā)病嚴重。該病在棗園危害嚴重,黃葉缺鐵棗樹危害嚴重。
1.6干腐
1.6.1癥狀診斷
干腐病又稱腐病和枝枯病。主要為害樹枝,很少引起枯樹,但傳播速度很快。初期皮質出現(xiàn)黃色病變,但表皮壞死。后來顏色逐年加深,一般不腐爛到木質部。多年來,病斑呈黑色,有的已裂開。病斑質地堅硬;當病斑腐爛到木質部并在枝條周圍纏繞一周后,枝條就會枯萎。
1.6.2發(fā)生規(guī)律
病原菌主要在枝條病斑越冬,經風雨傳播,感染傷口。病原體是一種弱寄生蟲。它潛伏在枯枝、樹樁、傷口和壞死組織中,在樹木衰弱時會擴展形成病斑。粗放經營和棗樹薄弱是棗樹潰瘍病的主要誘因。
綜合治理措施
2.1栽培措施
2.1.1合理修剪
通過修剪,去除病枝、死枝、老枝和過密主枝。通過修剪調整了樹木的結構,使花園保持通風和透明。
2.1.2加強肥水管理
加強棗園肥水管理,提高棗樹抗病能力。秋季以后,基肥以腐熟農家肥為主,追肥以發(fā)芽期有效氮肥為主,果實膨大期應減少氮肥用量,增加鉀肥和磷肥。
2.2人工控制
2.2.1秋冬季節(jié),應及時清園,清除病枝、硬果、落葉,集中焚燒。同時,結合深耕,破壞病蟲害越冬場所,減少越冬基數(shù)。
2.2.2病原菌越冬的主要場所是樹皮刮傷、樹干和主枝的皮膚翹曲縫。冬春季節(jié),樹干和主枝下部的粗樹皮被刮去燒掉。
2.3化學控制
2.3.1病蟲害預測
根據(jù)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和果園天敵狀況,可以準確預測果園主要病蟲害。在幼果期,應控制蟲害,減少病原菌的侵染途徑。
2.3.2正確使用農藥
噴灑時,要確保樹的各個部位都涂得均勻,特別是葉背、果面等部位。在同一生長季節(jié),應交替使用不同種類的農藥,以避免產生耐藥性,提高防治效果。
2.3.3農藥的安全使用
農藥一般在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4點以后使用,對人和農作物都是安全的。在高溫和雨季,波爾多液應慎用。
2.4農藥的合理調配
合理調配農藥可以擴大和提高農藥的使用效果,但有些農藥會嚴重影響藥效甚至造成嚴重危害。例如石硫混合物和波爾多溶液只能單獨使用,不能與其他殺蟲劑或殺螨劑混合使用。
2.5棗樹病害綜合防治歷
根據(jù)無公害生產對農藥使用的要求和病害發(fā)生特點,通過大量試驗,制定了冬棗病害綜合防治操作規(guī)程。從2007年到2016年,我們每年在滄縣安排10到15個實驗示范園。所有的示范園區(qū)都是按照我們的工作時間表運作的。幾年來,示范園優(yōu)良果率達95%以上,優(yōu)良葉率達98%以上。棗樹病害綜合防治情況介紹如下(表1)。
注:具體用藥時間應根據(jù)天氣靈活控制,陰雨潮濕天氣縮短用藥間隔,干燥少雨天氣延長用藥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