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粉蟲是一種價值很高的蟲類,它也叫做面包蟲,不但可以食用有很高的保健功效和藥用價值,同時也是一種高營養(yǎng)的飼料,黃粉蟲喂雞有很多的優(yōu)點,那么,黃粉蟲怎么養(yǎng)雞?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黃粉蟲養(yǎng)雞技術。
一、山林養(yǎng)殖法
1、林地放養(yǎng)蟲子雞的設施要求周圍要有隔離設施,可以建造圍墻或設置籬笆;搭建育雛房舍,在晚上和風雨天讓雞群在室內活動和采食飲水,要有喂料和供水設備,供水設備要在林地內分散布置。
2、蟲子雞蛋雞產蛋期也要適當限制飼養(yǎng),如果任其采食,會出現體重增加,脂肪沉積,導致產蛋率下降,確定產蛋雞食量主要依據產蛋量的高低和體重的大小,喂量隨產蛋率的增減而增減,尤其是產蛋高峰期后,一定要控制喂料量,通常在自由采食量的基礎上減少8%-12%,即料又減少死亡率,當出現啄癖現象時,除應消除引起惡癖的原因外,在飼料中還應當適量增加
3、加強管理根據野生資源情況,如果白天吃不飽,中午和傍晚要在料槽內添加詞料,夜間另需補飼1次。雞舍外面需要懸掛若干個帶罩燈泡,夜間補充光照,還可以誘蟲喂雞,防止野生動物接近雞群。避免不同日齡混養(yǎng),防止相互之間因為爭斗、雞病傳播、生產措施不便于實施而影響生產。減少意外傷亡和丟失,防止野生動物的危害,林地一般都在野外,可能進入果園內的野生動物很多,如黃鼠狼、老鼠、蛇、鷹、野狗等,這些野生動物對不同日齡的蟲子雞都有可能造成危害。
4、衛(wèi)生防疫要跟上,及時清理林地內的糞便,定期消毒,按時接種疫苗,適時喂飼抗菌藥和抗寄生蟲藥,病雞要及時處理。
二、生態(tài)蟲養(yǎng)法
生態(tài)蟲法就是人育蟲法來養(yǎng)殖蟲子雞,這種方法的關鍵是怎樣育蟲,只要有了新鮮的餌料蛆蟲,其飼養(yǎng)就簡單多了。常見的育蟲法有以下幾種方法:
1、稀粥育蟲法。選3小塊地,在地上潑上稀粥。用草等蓋好,注意防雨淋水浸。2日后即可生小蟲子,輪流讓雞吃蟲子,即可滿足雞對蛋白質飼料的需求。
2、稻草育蟲法。挖寬0。6m、深0。3m的長方形土坑,將稻草切成6~7cm長的段,用水煮1~2小時,撈出倒入坑內,上面蓋上6~7cm厚的污泥(水溝泥或塘泥等,下同)、垃圾等,將污泥壓實,每天澆1盆洗米水。約過8天即生蟲子,翻開讓雞啄食完后再蓋好污泥等,澆洗米水,可繼續(xù)生蟲。
3、豆餅育蟲法。少量豆餅(或花生麩等)敲碎后與豆腐渣一起發(fā)酵,發(fā)酵后再與秕谷、樹葉混合,放入20~30cm深的土坑內,上面蓋1層稀污泥,用草等蓋嚴實,過6~7天即生蟲。
4、豆腐渣育蟲法。把1~2kg豆腐渣倒入缸內,倒入洗米水,蓋好缸口,過5~6天即生蟲,再過3~4天蛆蟲即可讓雞采食。用6只缸輪流育蟲可滿足50只雞的需要。
5、腐草育蟲法。在較肥地挖寬1。5m、長1。8m、深0。5m的土坑,底鋪1層稻草,其上鋪1層豆腐渣,再蓋1層牛糞,糞上蓋1層污泥。如此鋪至坑滿為止,最后蓋1層草。約1周即生蟲。
通過以上關于黃粉蟲怎么養(yǎng)雞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黃粉蟲養(yǎng)雞技術,黃粉蟲養(yǎng)雞是最近幾年流行起來的一個項目,這是一種以鮮活的的蠅蛆、蚯蚓、黃粉蟲為飼料把雞喂養(yǎng)大的養(yǎng)殖方式,可利用生態(tài)養(yǎng)殖一條龍的形式把養(yǎng)好黃粉蟲一起運至雞舍內,讓雞子自由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