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4-18 13:03:35作者:未知
彼岸花即石蒜又名龍爪、龍爪花、山烏毒,俗稱老鴉蒜、蒜頭草、蟑螂花、彼岸花、天涯花、曼珠沙華等。
彼岸花
彼岸花即石蒜又名龍爪、龍爪花、山烏毒,俗稱老鴉蒜、蒜頭草、蟑螂花、彼岸花、天涯花、曼珠沙華等。
根據(jù)中醫(yī)典籍記載,紅花彼岸花鱗莖性溫,味辛、苦,有毒,入藥有催吐、祛痰、消腫、止痛、解毒之效。但如誤食,可能會導致中毒,輕者嘔吐、腹瀉,重者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麻痹,有生命危險。
多年生草本,初冬出葉?;ㄇo先葉抽出,頂生4~6朵花;花鮮紅色或有白色邊緣,花被筒極短,上部6裂,裂片狹披針形,邊緣皺縮,向外反卷。蒴果背裂。種子多數(shù)?;ㄆ?~10月,果期10~11月。 生于陰濕山地或叢林下,也有栽培。產(chǎn)華東、中南及西南?;ㄓ屑t色,黃色,藍色,紫色和白色。具有較強的觀賞性。
由于花和葉具有不能見面的特性,因此彼岸花又被稱為無情無義的花。
一、形態(tài)特征
葉叢生,帶形,長14–30厘米,寬1–2厘米,先端鈍,上面深綠色,下面粉綠色,全緣,花莖先葉抽出,中央空心,高20–40厘米;傘形花序,有花4–6朵;苞片披針形,膜質(zhì);花被6裂,鮮紅色或有白色邊,2輪排列,狹倒披針形,長2.5–3厘米,無香氣,邊緣皺縮,向后反卷,花被管長4–6毫米,喉部有鱗片;雄蕊和雌蕊遠伸出花被裂片之外;雄蕊6枚;子房下位,3室;花柱細長,柱頭頭狀。蒴果背裂 種子多數(shù)?;ㄆ?–10月,果期10–11月。
鱗莖肥大,寬橢圓形,鱗皮膜質(zhì),黑褐色,內(nèi)為乳白色,直徑2–4厘米,基部生多數(shù)白色須根;表面由2~3層黑棕色干枯膜質(zhì)鱗片包被,內(nèi)部有10多層白色富粘性的肉質(zhì)鱗片,生于短縮的鱗莖盤上,中心有黃白色的芽。
二、生長環(huán)境
野生品種生長于陰森潮濕地,其著生地為紅壤,因此耐寒性強,喜陰,能忍受的高溫極限為日平均溫度24℃;喜濕潤,也耐干旱,習慣于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質(zhì)土最好。有夏季休眠習性。球根含有生物堿利克林毒,可引致嘔吐、痙攣等癥狀,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明顯影響,可用于鎮(zhèn)靜、抑制藥物代謝及抗癌作用。
紅花彼岸花喜陽光、潮濕環(huán)境,但也能耐半陰和干旱環(huán)境,稍耐寒,生命力頗強,對土壤也無嚴格要求,如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則花朵格外繁盛。 另外,曼珠沙華喜愛生長于墓地,因此又被稱作死人花.
花期:秋分前三天.
三、產(chǎn)地分布
原產(chǎn)地:東亞的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的越南等地。
國內(nèi)分布:中國長江流域及西南各省有野生種群[1],國內(nèi)園林中多有栽培。
國外分布: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等地也有分布。
觀賞地:國內(nèi)主要有中國云南大理、麗江以及臺灣太魯閣、馬祖,國外主要有日本日高等地。
四、經(jīng)濟價值
1、觀賞價值
園林中可做林下地被花卉,花境叢植或山石間自然式栽植。因其開花時光葉,所以應與其他較耐明的草本植物搭配為好。
在中國有較長栽培歷史,《花鏡》中有記載。彼岸花冬季葉色深綠,覆蓋庭院,打破了冬日的枯寂氣氛。夏末秋初葶葶花莖破土而出,花朵明亮秀麗,雄芯及花柱突出基長,非常美麗,可成片種植于庭院,也可盆栽、水養(yǎng)、切花等。
2、適配植物
玉簪、 百合、萱草、大百合、囊吾、麥冬、玉竹。
3、藥用價值
鱗莖中含有高彼岸花堿、彼岸花倫堿、多花水仙堿、彼岸花胺堿、彼岸花堿、偽彼岸花堿和雪花蓮胺堿、雨彼岸花堿、去甲雨彼岸花堿、去甲基高彼岸花堿、加蘭他敏、小星蒜堿、表雪花蓮胺堿、條紋堿和網(wǎng)球花定等生物堿,還含有有抑制植物生長和抗癌作用的彼岸花西定醇、彼岸花西定,鱗莖含粗淀粉約20%。
葉和花瓣中含糖類和糖甙,紫花彼岸花鱗莖中的生物堿成分與本品基本相同,另含紫花彼岸花堿。
彼岸花堿有強力催吐作用,故有用彼岸花治食物中毒者,催吐用3~5錢。除此之外,一般不作內(nèi)服。
五、注意事項
彼岸花堿接觸皮膚后即紅腫發(fā)癢,進入呼吸道會引起鼻出血,用水反復洗滌鱗莖可除去淀粉中的有毒生物堿。操作時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