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huì)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shí)間:2022-04-18 15:32:40作者:未知
石菖蒲屬天南星科、菖蒲屬禾草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具氣味。葉全緣,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綠色,佛焰苞葉狀。根莖常作藥用。生長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區(qū),多生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 (有時(shí)為挺水生長)?;ü?-6月。
石菖蒲屬天南星科、菖蒲屬禾草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具氣味。葉全緣,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綠色,佛焰苞葉狀。根莖常作藥用。生長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區(qū),多生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 (有時(shí)為挺水生長)?;ü?-6月。分布于亞洲,包括印度東北部、泰國北部、中國等國。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芳香,粗2-5毫米,外部淡褐色,節(jié)間長3-5毫米,根肉質(zhì),具多數(shù)須根,根莖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叢生狀,分枝常被纖維狀宿存葉基。葉無柄,葉片薄,基部兩側(cè)膜質(zhì)葉鞘寬可達(dá)5毫米,上延幾達(dá)葉片中部,漸狹,脫落;葉片暗綠色,線形,長20-30(50)厘米,基部對(duì)折,中部以上平展,寬7-13毫米,先端漸狹,無中肋,平行脈多數(shù),稍隆起。
花序柄腋生,長4-15厘米,三棱形。葉狀佛焰苞長13-25厘米,為肉穗花序長的2-5倍或更長,稀近等長;肉穗花序圓柱狀,長(2.5)4-6.5(8.5)厘米,粗4-7毫米,上部漸尖,直立或稍彎?;ò咨?/p>
成熟果序長7-8厘米,直徑可達(dá)1厘米。幼果綠色,成熟時(shí)黃綠色或黃白色。花果期2-6月。
基本信息
【各地名稱】石菖蒲(各地通稱)九節(jié)菖蒲(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紫耳、薄菖蒲、石娛蚣、巖菖蒲、臭菖(廣東),“骨首”(云南彝族語),“格密親”(傣族語),野韭菜、水娛蚣、 香草(云南玉溪),菖蒲(各地),夜晚香(四川金城山),水菖蒲(四川彭水、興文),回手香、隨手香(四川峨眉),山艾(四川石柱),小石菖蒲(四川合川)。
【功能主治】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理氣,活血,散風(fēng),去濕。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氣閉耳聾,心胸?zé)灒竿?,腹痛,風(fēng)寒濕痹,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生長習(xí)性】喜陰濕環(huán)境,在郁密度較大的樹下也能生長;但不耐陽光暴曬,否則葉片會(huì)變黃。不耐干旱。稍耐寒,在長江流域可露地生長。常見于海拔20-2600米的密林下,生長于溪旁石上。
【地理分布】產(chǎn)黃河以南各省區(qū)。印度東北部至泰國北部也有。
栽培技術(shù)
1、繁殖技術(shù)
一般采用根莖繁殖,春季挖出根莖,選帶有須根和葉片的小根莖作種,按行株距30cm×15cm穴栽,每穴栽2-3株,栽后蓋土壓緊。
2、田間管理
栽后生長期注意拔除根部雜草,松土和澆水,切忌干旱。并追施人糞尿2次。以氮肥為主,適當(dāng)增加磷鉀肥。在每次收獲投井下后,對(duì)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稍加管理,2-3年后又可收獲。
3、病蟲害防治
蟲害有稻蝗,為害葉片,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防治。
常見附方
1、治癲癇:九節(jié)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為細(xì)末,不可犯鐵器,用黑豮豬心以竹刀批開,砂罐煮湯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錢。(《醫(yī)學(xué)正傳》)
2、治少小熱風(fēng)癇,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節(jié)者),宣連、車前子、生地黃、苦參、地骨皮各一兩。上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飯下。忌羊肉、血、飴糖、桃、梅果物。(《普濟(jì)方》菖蒲丸)
3、治痰迷心竅:石菖蒲、生姜。共搗汁灌下。(《梅氏驗(yàn)方新編》)
4、治溫?zé)?、濕溫、冬溫之邪,竄入心包,神昏譫語,或不語,舌苔焦黑,或笑或痙:連翹三錢(去心),犀角一錢,川貝母三錢(去心),鮮石菖蒲一錢。加牛黃至寶丹一顆,去蠟殼化沖。(《時(shí)病論》)
5、治好忘:遠(yuǎn)志、人參各四分,茯苓二兩,菖蒲一兩。上四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開心散)
6、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差暮劇,暮差朝發(fā),狂眩:菖蒲、遠(yuǎn)志各二兩,茯苓、人參各三兩。上四味末之,蜜丸,飲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7、治諸食積、氣積、血積、鼓脹之類:石菖蒲八兩(銼),斑貓四兩(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黃色,揀去斑貓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兩人牽掣去盡貓毒屑了,卻將菖蒲為細(xì)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白湯送下。(《奇效良方》)
8、治風(fēng)冷痹,身體俱痛:菖蒲(銼)、生地黃(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兩,烏頭(炮裂,去皮臍,銼)二兩,生商陸根(去土,切)四兩,生姜(切薄片)八兩。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漬一宿,暴干,復(fù)納酒中,以酒盡為度,暴干,搗篩為細(xì)散。每服,空心溫酒調(diào)一錢匕,日再服。(《圣濟(jì)總錄》菖蒲散)
9、治耳聾: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搗,篩,分作七丸,綿裹,臥即塞,夜易之。(《補(bǔ)缺肘后方》菖蒲根丸)
10、治耳聾耳鳴如風(fēng)水聲:菖蒲(米泔浸一宿,銼,焙)二兩,豬腎(去筋膜,細(xì)切)一對(duì),蔥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豬腎、蔥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濟(jì)總錄》菖蒲羹)
藥用禁忌
陰虛陽亢、煩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1、《本草經(jīng)集注》:秦艽、秦皮為之使。惡地膽、麻黃。
2、《日華子本草》:忌飴糖、羊肉。勿犯鐵器,令人吐逆。
3、《醫(yī)學(xué)入門》:心勞、神耗者禁用。
植物文化
明代王象晉寫的《群芳譜》中記載:”乃若石菖蒲之為物不假日色,不資寸上,不計(jì)春秋,愈久則愈密、愈瘠則愈細(xì),可以適情,可以養(yǎng)性,書齋左右一有此君,便覺清趣瀟灑?!辈坏珜懗隽耸牌杨B強(qiáng)生命力的特性,也道出了石菖蒲自古就為人們喜愛,并常作案頭清玩、擺設(shè)的情況。
石菖蒲的確自古就為人們喜愛,其栽培歷史十分久遠(yuǎn)。在公元前6世紀(jì)之前的《詩經(jīng)》中,就有“彼澤之坡,有蒲與荷”的記載,在《禮記·月令篇》中亦有“冬至后,菖始生。菖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的記載。歷代文人也多有吟詠石菖蒲的詩作。如詩人杜甫的“風(fēng)斷青蒲節(jié),碧節(jié)吐寒蒲”,姚思巖的“根盤龍骨瘦,葉聳虎須長”,陸游的“根盤葉茂看愈好”等詩句,都描繪了石菖蒲盤根錯(cuò)節(jié),葉纖細(xì)多節(jié)、青綠可愛之態(tài),置案頭清供,當(dāng)然瀟灑有情趣。此外有詩人戚龍淵作詩云:“一拳石上起根苗,堪與仙家伴寂寥,自恨立身無寸土,受人滴水也難消?!备菍懗隽耸牌驯P根結(jié)節(jié)屹立于山巖石縫之中的風(fēng)骨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