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09 14:32:08作者:佚名
中秋已過,節(jié)后的首席天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開始浮現(xiàn)小幅歸升,那么這次的小幅漲勢能否持續(xù)?之后的豬價又該怎么走?首先我們得從“豬周期”說起。
我們以為豬周期并未失靈,價格規(guī)律和人性都未變,變的只是外界條件和豬性。過去豬周期(大小周期)的形成和本輪生豬和母豬存欄遲遲沒有歸升的緣故(散戶連年養(yǎng)殖虧損導致主動去產能,環(huán)保門檻提高導致被動去產能,養(yǎng)殖結構的變幻拖累了供贈增添)。對于本輪豬周期持續(xù)性的判斷還需要更多的數(shù)據(jù)證偽,現(xiàn)在難言結束,所以下面我們嘗試贈出一個探索本輪豬周期邊界問題的可行主意。
豬周期并未失靈讓我們先簡單歸顧一下豬周期是什么?
所謂的豬周期就是像圖那樣的循環(huán)往重,周而重始,價格上就表現(xiàn)為上下起伏波浪前行。
要是僅看價格走勢,本輪豬周期還是那個豬周期,跟以往沒有什么差辭,但看生豬和母豬存欄問題就來了:按照傳統(tǒng)的豬周期,當豬價都上天了,養(yǎng)豬利潤也豐厚的不行的時候,生豬和母豬存欄也該跟上的,多的不說,起碼也得意思一下了,但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在本輪豬周期中,豬價已經上漲了一年半,但這兩個存欄不僅沒有歸升,反而越來越低,的確讓人納悶,所以也就有了“豬周期失靈”之說。
然而,僅生豬和母豬存欄浮現(xiàn)異常就能說豬周期失靈了嗎?恐怕不行。
首先,價格規(guī)律并未失靈,豬肉的供求關系還是決心追薯價走勢。其次,人性不變周期不變,變的只是外界條件,雖然之前連年養(yǎng)殖虧損使得散戶退出市場甚至有些永久性退出,但在養(yǎng)豬高利潤的誘惑下,照樣會換另一批人(養(yǎng)殖結構的變幻,規(guī)?;B(yǎng)殖代替散養(yǎng))進來,只是這個進度在環(huán)保成本等限制條件下被推遲而已。最后,母豬存欄的異常跟豬性(繁育能力)的變幻有點關系,隨著規(guī)模化養(yǎng)殖程度的提高和在暴利的驅動下,代表母豬生產水平的PSY(能繁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數(shù))已有所提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能繁母豬下滑的影響。
本輪豬周期邊界問題的探索
既然豬周期沒有失靈,那么我們就可以高興地延用周期的主意來研判豬周期的持續(xù)性和未來豬價的走勢。先來看看我國豬肉的供需情況,以便我們從集體上掌握這頭豬。在經歷了14年的高峰之后豬肉產量和消費量都下行,2016年產量預計5350萬噸,消費量預計5457萬噸,但是進口量卻增添,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內的缺口,預計2016年豬肉進口將達130萬噸。
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口豬肉增添較多,總共進口95萬噸,若后面潞傍保持這個增速,則今年進口能接近200萬噸,約占國內消費量5457萬噸的3.6%左右,對豬價的邊際影響會增大,但影響幅度依然有限(進口豬肉大部分為雜碎,占豬肉進口量的一半左右,另一半為凍豬腿肉及其他豬肉),還不是我們重點考量目標。
由于我們對豬肉的消費彈性較低,可以說是剛需,所以需求不是事兒,普通影響豬周期的主導因素就看供贈端了,具體點就是看母豬存欄、生豬存欄和生豬出欄量這三個變量的矛盾(這是主線,其他因素或是短期因素或是附屬因素),而這三個螞蚱是由豬的生長周期(母豬懷孕4個月,仔豬出生到育成6個月)、PSY和行業(yè)特性密切的綁在一條繩上,普通地能繁母豬存欄量是行業(yè)提前1年左右的先行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