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1 03:00:32作者:佚名
一、魚密度太低
魚密度太低是野釣難釣到大魚的主要原因之一,野釣的特點是魚的種類多、密度小且個體差異大,既有不足半兩的麥穗、白條、鳑鲏等小魚,也有十幾斤甚至幾十斤的鯉魚、草魚、青魚等大魚,但不管是溪流、江河還是湖泊、水庫都是小魚多、大魚少,想要釣到大魚除了技術(shù)還需要一點點運氣。
二、釣位不合理
釣位不合理是野釣難釣到大魚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魚往往都有相對固定的覓食軌跡,加之大魚的警惕性也比小魚高,若釣位選擇不合理很難能釣到大魚,例如水草區(qū)、鏵尖、坎位、回水灣、河岔口等都是理想的釣位,實在不知道怎么選釣位也可找老釣位,原因是老釣位下面往往都是天然的魚窩。
三、餌料不合適
餌料不合適是野釣難釣到大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自然環(huán)境下大魚都喜歡味型偏清淡的餌料,若餌料的味型太香或太腥很容易招來小魚,一旦小魚鬧窩想要釣大魚就難上加難了,例如主釣鯉魚、草魚、鳊魚時可以嫩玉米或酒泡玉米,小雜魚對玉米沒有什么興趣,只要有魚咬鉤十有八九都是大魚。
四、不注重打窩
不注重打窩是野釣難釣到大魚的主要原因之一,俗話說釣魚不打窩,釣得也不多,有條件的可提前2~3天打窩,沒有條件的也可打臨時窩,打窩時建議用谷子、麥子、玉米等味型清淡的粗顆粒窩料,原因是小魚對粗顆粒谷物沒有什么興趣,卻能將鯽魚、鯉魚、草魚、鳊魚等大魚留在窩子中。
五、時間不恰當
時間不恰當是野釣難釣到大魚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因是氣溫、氣壓等都會影響魚的攝食積極性,從季節(jié)上看春、秋季幾乎全天都可作釣,氣溫偏高的夏季要在氣相對涼爽的早上、傍晚和晚上作釣,氣溫偏低的冬季要在晴朗天氣的中午作釣,從一天來看早上、傍晚和晚上是大魚活動最頻繁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