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0 19:33:31作者:佚名
馬踏飛燕是我國東漢時期的青銅古器,馬踏飛燕的官方名稱叫做“東漢銅奔馬”,它還有著“馬超龍雀”、“馬踏飛隼”等別稱,它是由我國考古學專家于1969年在甘肅發(fā)掘出來的國寶級文物,現(xiàn)如今被收藏在甘肅省博物館當中。
銅奔馬通高34.5厘米,長45厘米,寬13.1厘米,重7.3千克。馬昂首嘶鳴,軀干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只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xiàn)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也顯示了一種勇往直前的豪情壯志,是中華民族偉大氣質(zhì)的象征。
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超掠飛鳥的瞬間,飛鳥回首驚顧,更增強奔馬急速向前的動勢,全身的著力點集注于超越飛鳥的一足之上,準確地掌握了力學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藝技術(shù)水平。
銅奔馬是東漢青銅藝術(shù)的精品之作。東漢銅奔馬的造型方式,沿用了當時通行的奔馬的形象,并且創(chuàng)造性地加上了飛鳥,既起到了實際中的固定作用,又增加了馬飛奔的氣勢。整體上看,它是漢代人勇武豪邁的氣概、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現(xiàn),反映了漢王朝的強大與富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