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5-07 21:51:18作者:未知
礬紅瓷器產(chǎn)生于宋代,為釉上多種彩的前驅(qū),后沿用于明代萬歷紅彩、鉛粉86%配制而成。著色成分為三氧化二鐵。制法將硫酸亞鐵(青礬)煅燒、漂洗,加入鉛粉作熔劑,磨細(xì)備用。如作顏色釉色料,則調(diào)成釉漿,施于陶瓷器釉面上,氧化焰以900℃左右低溫烤燒之。
明代嘉靖時,御器廠以礬紅釉取代銅紅釉。到清康熙時,礬紅有了很大的進(jìn)步,色澤鮮艷,華麗凝重。一般用于五彩、斗彩繪制紋飾,無一色釉器。嘉慶以后,礬紅色澤均不甚佳,僅光緒時稍有起色。
礬紅瓷器的特點
紋理圖案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橘紅色,這是由于它的紅釉是用氧化鐵就是我們俗稱的鐵銹來做著色劑的,是低溫?zé)频募t釉,因此會呈現(xiàn)出這樣的色澤。到了清代康熙年間礬紅瓷器的色澤開始變得鮮艷而華麗,雖然礬紅瓷器的釉色不如紅銅鮮艷但是它獨有的韻味還是被許多人所喜愛。
一般在制成瓷器時會使用五彩或者斗彩繪的方式,很少會單獨使用全部的紅釉瓷器,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就是青花礬紅瓷器是將青花瓷和礬紅釉結(jié)合的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