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2 03:00:36作者:佚名
鏡子背后是錫涂層,找一根錫絲,燒成錫水后倒在鏡子背面,冷卻后即可修復(fù)完畢。鏡子是一種表面光滑并且具有反射光線能力的物品,最初古人以打磨光滑的青銅為鏡。有平面鏡、曲面鏡兩類,平面鏡常被人們利用來整理儀容,曲面鏡又有凹面鏡、凸面鏡之分。
古代用黑曜石、金、銀、水晶、銅、青銅,經(jīng)過研磨拋光來制成鏡子;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有用于化妝的古銅鏡。
中國奴隸制社會初期正處青銅器時代,人們在長期的青銅冶鑄實踐中,認(rèn)識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間的關(guān)系,并能人工的控制銅、錫、鉛配比。古書《考工記》中記載“金有六齊”,即合金的六種配比。其中最后一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就是制作銅鏡用的配比。
作為一種時髦品,背面涂金屬的玻璃鏡子是12至13世紀(jì)之交出現(xiàn)的,到文藝復(fù)興時期,紐倫堡和威尼斯已成為著名的制鏡中心。14世紀(jì)初,威尼斯人用錫箔和水銀涂在玻璃背面制鏡,照起來很清楚,15世紀(jì)紐倫堡制成凸透鏡,是制玻璃球時在內(nèi)部涂一層錫汞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