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11 11:17:40作者:佚名
下雪是水蒸氣的凝華過程,凝華是放熱過程,放出熱量使空氣的溫度升高,人感覺不冷;化雪是熔化過程,熔化是吸熱過程,從周圍的空氣吸熱,導致空氣溫度降低,人們感到寒冷。
所謂“下雪不冷”,就要追溯到雪的形成了。雪是水在空中凝結(jié)再落下的自然現(xiàn)象。雪從云端飄落到地面的過程中,寒冷的水分子要形成冰結(jié)晶,且依附在灰塵或花粉等凝結(jié)核上,當云中的溫度過低,小水滴結(jié)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時,就是下雪了。
在冬季,降雪的形成條件首先需要大氣中含有較冷的冰晶核;第二就是充分的水汽;第三是0℃(冰點)以下。下雪前或下雪時,一般冷空氣帶著濕氣,當水汽變成雪花時也會釋放出一定的熱量,因而溫度下降并不多,這就使得下雪前或下雪時并不是很冷。
化雪時往往是晴好天氣的時候,低空受冷氣壓控制,氣溫則開始下降。因而雖然陽光明媚,但氣溫仍然處于“冰點”;同時積雪融化本身也會吸收周圍環(huán)境大量熱量。此外,化雪時會導致空氣濕度上升,因而降低了衣服保暖效果,人自然就感覺更冷了。再和晴朗的天氣對比,冷的感覺就更加突出,因此,積雪融化時,反而比下雪時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