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2 09:33:17作者:佚名
苗族的傳統(tǒng)樂器有蘆笙、嗩吶、簫笛、胡琴、月琴等。苗族在原始社會中是一個以樹葉為衣,以巖洞或樹巢為家,以女性為領導的部落,這在苗族的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其中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苗族人喜歡吃酸,幾乎家家戶戶都自制酸湯、酸菜、酸辣,腌制魚肉,苗家的酸湯魚肉嫩湯鮮,清香可口,聞名遐邇。
苗族樂器——蘆笙
蘆笙,為西南地區(qū)苗、瑤、侗等民族的簧管樂器。發(fā)源于中原,后傳入少數民族地區(qū),其前身為漢族的竽。在貴州各地少數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蘆笙之鄉(xiāng)”、“歌舞之鄉(xiāng)”的稱譽,是少數民族特別喜愛的一種樂器之一,逢年過節(jié),他們都要舉行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蘆笙會,吹起蘆笙跳起舞,慶祝自己的民族節(jié)日。
少數民族地區(qū)的蘆笙會更是規(guī)??涨?,少則幾千人,多則幾萬人;十幾萬人。十里外,便能聽到嗡嗡悠揚的蘆笙吹奏的聲音。每逢重大喜慶節(jié)日,數以萬計的群眾自發(fā)相聚吹蘆笙、跳銅鼓、斗牛、斗鳥、對歌、賽馬,盛況空前。吹奏蘆笙,已成為節(jié)日期間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人們從四面八方匯集在一起,或男吹女跳,或自吹自跳。
蘆笙,其前身為中原漢族的竽,后唐朝時傳入少數民族地區(qū)。唐朝時貴州的少數民族人民開始制作蘆笙,并涌現(xiàn)了不少的優(yōu)秀蘆笙吹奏家。古代進京朝貢者,就曾帶著蘆笙到宮廷演奏過,得到朝廷官員的高度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