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11 11:45:01作者:佚名
中庸,儒家的道德標準,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論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yǎng)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屬《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zhàn)國時期子思所作。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指為人居于中正之道,不偏不斜,以自然的純正人性提高自身修養(yǎng)、對待萬事萬物。中庸本身的價值和功用始終閃耀著睿智的光芒。人的修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中庸之道認為,人的修養(yǎng)貴在堅持,貴在嚴以律己,時時處處都要符合中正、中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