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13 20:00:19作者:佚名
1、櫥柜做背板
當初認為,完整的櫥柜必須有背板的,問我為什么,似乎能回答上來的就是,柜子結構需要、美觀。
真正經(jīng)歷了櫥柜安裝才知道,背板多見為密度板,很薄,一個線槽插進去的,柜體結構靠框架支撐,至于背板,對于整體結構穩(wěn)定性,作用不大。
甚至,柜內要裝插座,只能將背板開孔,安裝在墻上,或者遇到管路,師傅會建議直接拿掉背板。
因為它真正的作用是,用來遮丑,沒有背板,后面是瓷磚,與柜內顏色不一致,不夠美觀。但是,僅作為遮丑板,它的費用卻并不便宜,大概50-100/㎡。
如果不考慮美觀度,只要求實用性、性價比,完全可以不要背板。 柜子直接貼墻,使用深度還多了2cm,再者,如果發(fā)生滲水,沒有背板反而容易通風晾干。
2、廚房防水
我聽到很多人是這么說的,廚房有地漏就要刷防水,沒地漏不就不用刷防水。
因為廚房爆水管或水槽溢水流到地面,地漏排不及時,沒做防水,會發(fā)生滲水。
但是,如果發(fā)生特殊情況,水管爆水,地漏排不過來,即使刷了防水,水一樣能從廚房流到客廳,滲到樓下去。
實際情況是,試壓沒問題,爆水管概率很低,水槽也都有溢水孔,平時涮碗的濺出來的水不足以發(fā)生滲漏,防水、地漏,對于大多數(shù)人,一輩子也用不上。
3、前擋水沿
“前擋水沿能防止臺面上的水流到地面上,還能擋住臺面的東西,避免掉落?!?/p>
沒做前擋水沿,地面總有水,我后悔了。
花了比普通臺面更貴的錢,做了前擋水沿后,我同樣后悔了。
因為,前沿雖說加高了一點,而我們在洗碗時,水是飛濺出去的,前沿擋水條不到1cm的高度,對擋水貢獻不大。
并且導致,砧板放上去,變成了蹺蹺板,碗盤放上去容易滑走打翻。 還縮減了臺面使用空間,降低利用率。
同時,整體美觀度差,容易積垢,成為衛(wèi)生死角。
與其這樣,還不如用普通臺面+好看的擋水隔板。
就成本講,普通臺面要便宜很多,拿擋水使用感來說,好看的擋水板具有裝飾作用,十幾厘米的高度,能真正擋到水,而且吸盤的方式,固定在臺面上,方便隨時拆洗。
4、冰箱吊柜
多增加一處柜子,花費可不小,像這種大額支出,我們必須從使用功能上考慮,它到底值不值。
給冰箱上增加一組吊柜,它很高,不管放什么東西,拿取都不方便, 得 動輒高凳或梯子才能拿到,使用功能 ,一定不會太好。
最后的結果,往往都是淪落至淘汰物品堆積處,與其這樣,還不如及時斷舍離,不要這組柜子的好。
當然,如果是整面柜子內嵌冰箱,考慮整體性,當另當別論。
5、油煙機柜
為了增加儲物空間和美觀度,很多人選擇將油煙機上方做包柜。
甚至,為了安裝嚴絲合縫,選擇先安裝油煙機,再定制柜子,但是,柜子做好了,卻不知道給上面放什么好。
不止是柜子高,不好拿取的問題,柜體的大多數(shù)空間都被煙機管道占據(jù)了,留下幾個小的隔斷,只能放些調味瓶等小件。
但是,緊鄰煙機管道,溫度高,放食品又容易變質,而且,柜體離油煙機近,隨時會蹦到油,不好清潔。
6、米箱拉籃
設計師“最懂人心”,知道你搬不動米箱,立馬就設計出米箱拉籃柜。
取米口在側面,得抽拉出來才能取米。而且米箱固定在滑軌上,想清潔,不能拆卸,使用感,并不理想。
換個思路,取米口在前面的米桶,放在柜內,無需抽拉就能完成取米,移動、清洗更靈活,而且,也是漏斗式取米方式,同樣不留陳米。
關 鍵價格還便宜,是定制拉籃的零頭。
當然,拉籃也是有用的,像上翻蓋的米桶,因為空間有限不能翻蓋,裝了拉籃后,抽出來翻蓋,比搬出來舀米,要省力很多。
既然這樣,裝個普通拉籃,也花不了幾個錢,又何必花大價錢定制米箱拉籃呢。
7、臺上盆
臺上盆的缺點不用多說,盆與臺面的高低差,容易積垢,而且太多的玻璃膠外漏,發(fā)霉是遲早問題。
做了臺中盆才知道,美觀度是比臺上盆高,但對工藝要求也更高。
雖然盆與臺面齊平,但盆與臺面之間靠玻璃膠縱面粘連,如果積臟、發(fā)霉,中間一條黑縫隙,效果比臺上盆也好不到哪去。
相比而言,臺下盆才是yyds,不僅美觀,肉眼能看到的臺面、水槽都是好清潔的部分。 即使粘膠處發(fā)霉,也都在里面,就眼不見為凈。
8、上翻柜門
女主個子不高,為了方便,櫥柜特意設計了上翻柜門。
用了才知道,沒有一米八就不要嘗試了,開時在底端,小個子用著倒是方便,推上去即可,合時卻在頂端,跳著都夠不著。
下翻柜門就更不要想了,開門時太高夠不到,費勁開了取東西柜門還擋手,手伸不到柜子里面,同樣夠不到。
9、內嵌垃圾桶
考慮到廚房不大,垃圾桶放在墻邊會踢來踢去,我做出了“最英明的決策”。
在水槽旁做內嵌垃圾桶,如我計劃,臺面垃圾撥進去很方便,用完撐撐腿就關上,不用彎腰,不用擔心滴灑,別提多爽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它燜味兒,尤其是夏天,整個廚房都是一股味兒。
最終,它成了最一言難盡的設計,還不如選擇櫥柜門懸掛垃圾桶。
使用同樣方便,還能省出一個柜子的空間。
10、廚房墻面瓷磚
廚房墻面瓷磚,認為大的瓷磚,整體性好,縫隙少,衛(wèi)生好打掃。
貼完效果確實不錯,兩片瓷磚豎貼,就搞定整墻。
直到安裝好櫥柜,納尼? ? 明明是大磚,拼接處卻剛好露在外面,成了小磚的即視感。
更好的方法是,廚房中部,用大磚橫貼,上下被柜子擋住的磚用便宜磚或剩磚。
這樣,露在外面的是整磚,效果更大氣、美觀,沒有縫隙,后期清潔就簡單。
而且,瓷磚省錢,瓦工費也省了。
11、雙盆水槽
“雙盆水槽,功能分區(qū),清洗分類,更好用”。
用了后,發(fā)現(xiàn)雙盆水槽,常用的就一個,利用率并不高,而且單個水槽較小,大一點的鍋放不進去,雙下水也復雜。
真正體驗好的,還是大單槽,咋洗咋寬敞。
如果需要功能分區(qū),就裝階梯式水槽。 水龍頭也建議選抽拉式的,使用靈活,邊邊角角都能沖洗上。
12、微波爐吊柜
回想裝修時,真的是事無巨細,還給微波爐做了吊柜。
現(xiàn)在看來,就是錢沒花在刀刃上,是節(jié)省了臺面空間,但要好用,得先練就頭頂一碗水,不滴不灑的技術。
13、玻璃柜門
突破傳統(tǒng),告別老套,可能是創(chuàng)新,也可能是在踩雷。
櫥柜的透明玻璃門設計,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想給自己個大耳刮子,是嫌廚房是個不夠亂的地方嗎?
14、標準高櫥柜
櫥柜等高,不是標準設計,水槽柜和炒菜區(qū)的高度相同,勢必有一個彎腰或墊腳。
真正舒適的高度,是水槽、備菜處柜體根據(jù)身高比例設計,炒菜區(qū)降掉灶頭的高度,才能兩頭都合適。
15、櫥柜不到頂
“櫥柜通頂,太高了,不好拿取,就做成伸手能夠著的高度,還便宜!”
現(xiàn)在看來,有種因小失大的感覺,因為一點小聰明,櫥柜像是吊在半山腰,同時喪失了美觀度、空間利用率,還成了油煙、灰塵聚集地。
16、轉角柜做分離柜門
轉角柜處做分離柜門,用了才發(fā)現(xiàn)問題,柜內空間寬敞,門卻小的可憐,什么都放不進去(如下圖)。
想進一步提升使用感,可以柜內通區(qū),柜門從背開調整成對開,鉸鏈選擇165°開合的大鉸鏈。
如果單片門寬小于30厘米,更建議兩幅大角度鉸鏈,做成轉角聯(lián)動門。
還有就是,如果冰箱不幸擋住了櫥柜門,也可以將柜門切割后用大角度鉸鏈連接,彌補缺失。
17、調料拉籃
當初認為,調料拉籃才是調料最好的容身之處。
做了很多功課,選擇了高低分層,大區(qū)分類的調料拉籃。 相比之前的各種調料拉籃,大區(qū)分類相當于用了收納盒分類,更靈活。
但功課再全,也難逃使用bug,下面一層大桶油醋收納處,得往出掏,還是沒能避免調料拉籃共有的短處。
把錢花了,效果還不理想,還不如不要拉籃:
最常用的調料,壁掛在灶臺旁收納,方便炒菜使用。
而使用頻率較低的,用旋轉收納盤放在柜內,用的時候,輕輕一轉就到眼前,也不用翻箱倒柜。
18、全做對開門
櫥柜為了整齊、美觀,全部做了對開門。
使用時才發(fā)現(xiàn)雞肋,部分物品,還是放在抽屜里,用起來方便些。
19、抽屜等高
櫥柜抽屜等高,好像是默認的設計,只要你不提,都會給你做成等高抽屜。
但這種設計,最終還是敗給了使用感。
應該是根據(jù)放置物品的不同,設置由淺及深的不同高度。
一層薄抽放筷子、勺子、廚房小工具;二層深抽放碗盤;三層加高抽屜放鍋具。
抽屜里的大件相對好整理一些,薄抽里小件較多,可以參考下圖做抽屜分隔收納。
用抽屜分隔收納盒,分類整理,擺放統(tǒng)一,物品一目了然,拿取方便,記得此規(guī)劃要提前量好抽屜尺寸。
20、窄備菜區(qū)
以為備菜區(qū)一個砧板就夠,縮減備菜區(qū),實現(xiàn)小家電收納。
可實際上,備菜區(qū)同時要放砧板,備菜盤,盡量保持寬敞,使用起來才不會手忙腳亂。 建議預留長度為80cm以上。
21、實木門板
“錢花到位了,效果就到位”這句話不一定是對的。
廚房的實木門板就很貴,用在廚房這個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中就不適合,實木不防潮,易變形、開裂。
同時,用在廚房門板材質,烤漆門板怕刮花; 吸塑門板容易脫落,里面是密度板,不環(huán)保; 膚感膜柜門板留油手印,顆粒板是最優(yōu)選擇。
如果經(jīng)濟寬裕,還可用更高品質的愛格板,環(huán)保性、防水防潮性、質感都沒得說。
22、錯亂動線
關于廚房動線,就是怎么方便怎么來。這個方便不是隨意,而是為了方便更精準的設計。
最方便的設計是,取菜-洗菜-備菜-烹飪-放盤,這一系列的路線的關鍵就是盡量一氣呵成,否則,你會頻繁錯亂的這幾個區(qū)之間往復。
23、過多展示收納
以前,將展示收納,理解成用著順手。將廚電擺放至臺面。
現(xiàn)實情況是,糊滿油污,臟;顏色、大小、形狀各異,亂;占據(jù)平面空間,擠。
后來才知道,用著順手,還有另一種方式。
將柜子其中的一組,做成滑軌抽拉柜,提前預留電源,將最常用電器放在上面。
像電飯煲這類需要上翻蓋的電器,抽出來翻蓋使用,很方便。
使用頻率低的電器,統(tǒng)統(tǒng)放進柜子里。
24、涼霸
沖著涼快,給廚房裝的涼霸,認為裝了涼霸的廚房,就能涼快。
現(xiàn)在看來,一片癡心,終究是錯付了。
美其名曰的涼霸,實際就是一個頂置風扇,非但沒有帶來涼快舒適感,反而將上升至房頂?shù)臒釟庥执盗讼聛怼?br/>
而且,位置安裝不當,還會經(jīng)常吹滅燃氣灶。
25、單個平板燈照明
裝修最怕隨大流,像廚房隨大流的平板燈,不管你在操作臺的哪個角忙碌,都是背光的狀態(tài),影子剛好落在操作臺上。
正確且明亮的光源應該是,多個燈位的無主燈設計,或者如下圖,主燈+補光燈設計。
26、后擋水沿
后擋水條,一直以來大家都在做,但它的存在,是因為墻面不平,與臺面拼接會產(chǎn)生一條縫隙,有了擋水條遮丑,對墻面的平整度要求就不那么高了。
至于所謂的擋水作用,一,臺面沒有那么多水,二如果去掉擋水條,墻面自身也能擋水。
既然如此,不要擋水條是不是也可以?
當然可以,少了一根擋水條就少了一條拼接線,也就少了一個衛(wèi)生死角,后期衛(wèi)生更好清潔,但前提是做墻面時,必須橫平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