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10 12:24:57作者:佚名
1、控制自己的情緒,承認孩子也有自己的脾氣。當孩子耍性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可以嘗試著說:“你現(xiàn)在是不是有點生氣?”“你現(xiàn)在是不是有些不滿?”用自己的話說出孩子的心情。因為孩子,尤其是那些年齡小的孩子,還不懂得正確表達、發(fā)泄自己的情緒,當他們心情不滿的時候,就會耍小性子、鬧別扭。如果家長把孩子的心情說出來的話,孩子就會感到被理解、被關心,自然就會乖不少。
2、不要打罵,選擇正確的溝通方式。很多家長經(jīng)常會用撂狠話的方式去威脅孩子。比如說“再敢頂嘴就打你屁股”等。雖然說撂狠話的方式一出,孩子會因為恐懼有所收斂,但是這種方法使用的越頻繁,失效的也就越快。在威脅的次數(shù)多了之后,孩子就會習慣,看似在聽你說,其實注意力早已經(jīng)游離到別處去了。首先,家長在想要教育孩子的時候,做到自身行為和語言的統(tǒng)一。另外,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盡可能使用緩和、商量的語氣。
3、對孩子的事情,就事論事。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往往情緒會變得特別激動。于是常常會借著孩子這次的行為,進行長篇大論,甚至說把孩子以前的舊賬統(tǒng)統(tǒng)翻出來,這樣的方式是極為不妥的。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只需要把孩子當前做的事情處理好就行,孩子有錯的話就要幫孩子指出來。千萬不要太過于嘮叨,上綱上線,這樣不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甚至還會讓孩子產(chǎn)生出逆反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