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0 03:05:06作者:佚名
1、首先,孩子面對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擔心是很正常的。在家里住習慣了,身心都能放松。一旦面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他就會莫名地感到沒有安全感。比如跟室友的關系,能相處的好嗎?再比如熄了燈,室友們會及時安靜下來嗎?還有宿舍里的規(guī)章制度嚴格嗎?自己會不會失眠?這都是即將面對的事情。心理學上講,恐懼來自于對未知事物的無法掌控性。
2、其次,家長應該做好孩子心理情緒的疏導。要在思想上讓孩子明白,他遲早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獨立生活,學會適應集體生活。融入集體生活,是人作為社會性動物特征的標志。當今社會上很多的“寶男”、“巨嬰”、“啃老族”、“月光族”都是家長溺愛的結果。他們從小沒有摔打出來,沒有獨立過,只能變成一個索取者,因成為父母一生的牽掛和累贅。
3、最后,面對孩子的擔憂,家長要給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要囑咐孩子和室友搞好關系,多幫助他人,說話做事,考慮別人的感受。要告誡孩子,嚴格遵守宿舍的規(guī)章制度。按時就寢,被褥疊放規(guī)范等。萬一有失眠的情況,也不要和失眠較勁,身心放松,接受暫時睡不著的現(xiàn)實,閉目養(yǎng)神。盡量不去想興奮的事情,能啥也不想,就啥也不想,慢慢的困神就會找上門來。
4、學生階段盡量還是過集體生活,這對于小孩的情商培養(yǎng)有幫助。集體生活與家庭生活有很大的差別。集體生活與同齡人一起學習交流,會有更多的話題。集體生活要相互遷就,適應與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愛好的人融洽相處,懂得寬松別人,接受別人。集體生活會有一系列的規(guī)章制度約束,迫使你按照規(guī)定行事,有利于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這些都是家庭生活沒有的,或者相對比較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