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11 14:17:37作者:佚名
大一點的鮮蝦煮5分鐘即可,小一點的鮮蝦煮2-3分鐘即可。如果是大一些的河蝦或者炒海蝦,那么,煮的時間也不要超過8分鐘。蝦不適合煮太久,煮久了容易煮爛,就失去了彈牙的口感了。如果是凍蝦則需要先在常溫給大蝦解凍,解凍后按照大小決定煮的時間,最后別忘了,凍蝦煮好后,先不要打開鍋蓋,最好再燜2分鐘,記住這一點,蝦肉不僅鮮嫩,而且不腥。
水煮大蝦放入姜片和花椒有很好的去腥效果,同時也能使大蝦更有味道。檢驗水煮大蝦是否成功,只要等水煮大蝦稍微晾涼之后,看蝦殼和蝦肉是否微微分離,如果是,則說明煮的剛剛好,同時大蝦也很好去殼。
答案就是熱水了,先把水燒開之后再放入大蝦煮,熱水下鍋可以讓蝦迅速變熟,可以很好的保護(hù)住里面的營養(yǎng)元素,冷水下的話,不僅營養(yǎng)元素會被煮掉一部分,而且蝦肉會被煮老。
除了蝦不新鮮外,還有其他原因也會導(dǎo)致蝦煮熟后蝦頭發(fā)黑。
1、死后氧化發(fā)黑。蝦頭部分布著內(nèi)臟,一旦蝦死亡,很快會氧化變色、發(fā)黑。蝦死后,蝦的內(nèi)臟在搬運、擠壓過程中容易破損,這樣蝦煮后,甚至在還沒下鍋煮時蝦頭以及蝦體就會發(fā)黑;
2、蝦還未消化完畢。蝦頭里面有胃囊,估計里面的東西沒有消化干凈。比如蝦在起捕時,飼料喂太多,而當(dāng)天就上市銷售。在飼料還未消化完畢的情況下烹飪,蝦煮熟后容易發(fā)黑;
3、蝦頭內(nèi)臟煮熟后破裂。蝦下鍋在高溫下煮一二分鐘會熟,若煮上三分鐘以上蝦內(nèi)臟容易破裂,也容易致蝦發(fā)黑。最好不要吃蝦頭,因為蝦頭部位是蝦大多器官內(nèi)臟所在處,包括腮、腎臟、腦等;
4、蝦缺氧變黑。在購買蝦時,那時看著蝦還是活蹦亂跳的,但蝦在購買后一般是裝在購物袋內(nèi),此時蝦處于缺氧狀態(tài),到家后再下鍋,不少蝦活度已經(jīng)很低,這種狀態(tài)下蝦頭也容易發(fā)黑;
5、臟東西沒有清理干凈。買的活蝦在煮之前需它把體內(nèi)的沙石泥土等臟物都給吐出來,這樣不至于煮的時候蝦體內(nèi)的臟東西都寄存在蝦頭附近,有的黑有的不黑可能是有的蝦體內(nèi)的臟東西已經(jīng)吐盡了。建議在活蝦買回來后放在水中多泡一會。多養(yǎng)一會,水里加點油就好了。
1.將新鮮的河蝦用鹽水或食用油浸泡20分鐘,使其排出污濁,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2.用小牙刷刷洗河蝦腹部,若是比較干凈的河蝦,則不需要刷。
3.剪蝦頭。以45度的角度從蝦腦部向下剪除。然后用剪刀輕輕地拽出蝦腦,會有一部分蝦腸被拽出。
注意:緊鄰蝦腦前部的是蝦黃,如果有蝦黃的話,挑蝦腦的時候要小心盡量保留蝦黃。
4.剪蝦尾巴。如果不想保持好看就剪掉蝦尾巴,剪的時候稍微帶一點尾部的肉,因為這里可能也有括約肌,不多剪一點的話擠不出來,反而會把蝦捏爛了。
5.擠蝦腸,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蝦背,向尾部用力,蝦腸就出來了。
6.最后,為了吃起來方便,可以剪掉河蝦身上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