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7 22:00:31作者:智慧百科
即將開啟!
10.15榜單揭曉!
自2021年,由北京國際設計周與《Time Out Beijing北京》聯(lián)合評出的“北京100新消費榜”已經(jīng)是第二個年頭,我們通過獨特的設計+商業(yè)視角,探訪和挖掘北京100家最具有設計屬性的商業(yè)空間,并甄選他們之中最有故事和溫度的代表進行報道,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大家,我們所在的這座城市,在每一個你所到的欣喜之處,都凝聚著一群人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他們勇于創(chuàng)造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影響和引領著當下人們的生活。
本期推薦:北京薈聚
“我相信這樣的時刻,人與自然、建筑、城市是在共同呼吸中感受城市與環(huán)境的和諧共生,甚至感到一種希望和向上的力量。”
北歐風強調(diào)簡約,其實充滿純凈和溫暖。該如何將這份看似“枯燥”,卻蘊意深厚的體驗具象化呢?設計師Kerem Uluengin,將北歐風建筑設計結合北京傳統(tǒng)建筑風格,收集季節(jié)變化的驚艷,捕捉明亮的自然光線,留下了一份“來自北歐”的禮物——北京薈聚。
實際上,“北歐風”是中文專屬詞,維基百科上查不到,它脫胎于風靡設計界近100年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Scandinavian design)。
20世紀,工業(yè)設計的浪潮席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挪威、瑞典、丹麥、芬蘭和冰島這五個北歐國家,結合游牧民族的熱情與自然智慧,結合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設計,講究以人為本,注重產(chǎn)品實用功能和舒適體驗度,形成了以簡約、自然、人性化和功能化為一體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
所以,僅以“北歐、極簡”來概括這種設計風格,未免太單薄。中國英格卡購物中心有限公司設計總監(jiān)Kerem Uluengin,帶領團隊在北京南城打造的北京薈聚,不僅詮釋了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更融入了北京的基因,煥發(fā)更精彩的面貌。
01
外剛內(nèi)柔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碰撞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來到北京,并沒有“水土不服”,設計團隊結合北京特色,確定了“外直內(nèi)曲,外硬內(nèi)柔”的總體方案:商場外部造型剛硬莊重,內(nèi)部空間卻溫柔活潑,打造出輕松自然的室內(nèi)體驗。外形上也借鑒了北京傳統(tǒng)建筑莊重平直的特色、現(xiàn)代建筑干凈利落的風格,和方格網(wǎng)的城市道路布局,采用直線造型,呼應著這座城市的文脈。
在極北之地的冰島,不是茫茫白雪就是極夜,于是當?shù)厝藧塾么竺娣e的鮮艷純色裝飾房屋,這也融入到了斯堪的納維亞設計中。落地于薈聚時,設計團隊用灰白黑作為主色調(diào),大面積、單色塊的拼接,讓人感到舒適純凈。又從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朱門、金頂、灰瓦和磚墻等元素中提煉出色彩,于是,積極明媚的黃、活力開朗的橙等等,以各種形態(tài)的單色塊出現(xiàn),點綴在基調(diào)上。
Kerem Uluengin走街串巷,感受小巷和胡同,感受百年風霜的街道,感受青磚灰瓦下閑適到時間似乎靜止的清幽庭院,感受北京的文化和歷史。之后,他借鑒古人在材料、圖案和色彩等方面的設計靈感,用于商場親子、游戲、商業(yè)、宣傳等空間的建設。對此Kerem Uluengin解讀道:
“看似隨意布局的地板實則是
用中國花崗巖作為裝飾地板,
通過切割和紋理的變化來區(qū)分不同的區(qū)域,
例如商場十字路口和活動區(qū)域,
雖使用相同的材料卻又有微妙的圖案變化,
有實用的區(qū)分功能,又不突兀,
‘潤物細無聲’般帶來自然輕松的體驗?!?/strong>
02
現(xiàn)代魅力
百年設計風格創(chuàng)造屋中島嶼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有個令人迷戀的特點,那就是做空間設計時,打破僵化和局限,讓空間貫通、靈活起來。在北京薈聚,設計團隊延續(xù)了這個傳統(tǒng),又用更現(xiàn)代先鋒的設計,將兩座“島嶼”搬進龐大的建筑體中。
兩座“島嶼”由幾層逐漸后退的錯層構成,與購物中心里的其他建筑組件結合,形成一個凝聚體。偌大的空間、流暢的線條,區(qū)別于同類建筑的硬朗和冰冷,創(chuàng)造了更溫暖、和善的環(huán)境。
同樣的,當許多同類建筑用大體量的鋼筋水泥填充內(nèi)部,以適應現(xiàn)代城市環(huán)境時,薈聚以有序中帶有散漫的挑空設計,大大方方“留白”,打造出一片廣闊天地。
那么,如何平衡創(chuàng)意和商業(yè)空間的功能性?Kerem Uluengin說:
“我們用更柔和的方式設計兩座島嶼,
它們讓整個建筑看上去更有動感。
相比于其他內(nèi)部結構密集的建筑,
島嶼設計一樣能為零售、商務等提供服務,
又有開闊的視野,顧客尋路、找店也更便捷,
消費和整體體驗感更強?!?/strong>
03
向光而生
詮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北歐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斯堪的納維亞風格也非常重視人與自然的“共生”,這就少不了“光”的生命力。薈聚設計團隊以有機結合玻璃和基礎建材,打造了開闊敞亮且通透的空間。
側面,巨幅玻璃墻連接商場各層,高大垂直的玻璃窗容納戶外景觀,也為空間內(nèi)部引入光線。上方,玻璃板和保溫屋面完美銜接,“三面式”設計保證整體建筑有50%的透明屋頂,避免了玻璃部分的扭曲和受力,可調(diào)控的屋頂能平衡陽光和熱量,也避免了直曬和積溫帶來的不適。
這樣的設計也美觀性極佳,整個天窗延綿不斷,如發(fā)光的絲緞,天光肆意般傾瀉到每處,抬頭就可以看見天空,讓人目光高遠,讓人心生明朗,讓自然與建筑的界限變得模糊。
中庭步行街的頂部為大面積采光屋面,豐富層次感和空間切割感。樓層采用退臺式設計,雖然犧牲許多商業(yè)面積,但保障每層都可以沐浴充足光線,完成了“向光而生”的體驗。
從商業(yè)角度來看,設計者希望陽光能完美賦予商業(yè)建筑高光時刻,讓置身其中的顧客,感受愜意、便利。而從建筑的角度看,他們則用光線溝通室內(nèi)外的世界,讓顧客可以在室內(nèi)欣賞室外的自然景觀,看見蕓蕓眾生。
“我相信這樣的時刻,
人與自然、與建筑、與城市,
是在共同呼吸,在同樣的起伏中,
感受城市與環(huán)境的和諧共生,
甚至感到一種希望和向上的力量?!?/strong>
Kerem Uluengin的回答,亦透露出他對“向光而生”的期待。
-THE END-
編輯:大藍
文:徐贊
圖片:官方/TimeOut采編拍攝
策劃:100新消費組委會Jenny于 138 1151 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