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3-01-29 14:00:07作者:智慧百科
一張四條腿的方桌擱在堂屋中間,漆皮脫落,早已看不出木頭本來的面目。桌上是各種隨手擺放的東西,待吃飯時,再拾掇一下,把東西撤到其他地方,桌子成了家常的一個全把式,如貨架一般。桌齡已有四十多年,歷經(jīng)近半個世紀歲月風霜磨礪,顯得衰敗蹣跚,曾經(jīng)晃動的四條腿被爹用木條重新加固,現(xiàn)在依舊在苦苦支撐著、堅持著。
爹娘舍不得撤換這張桌子,從它踏進這個清貧之家起,就一直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除卻吃飯時做餐桌用,放糧食、擱物件、寫作業(yè)、搓泥巴,甚至有時被隨手拉過來扮演梯子的角色,任人爬高上低。桌子是桐木做的,橫檁粗壯,皮實耐用,四條腿偶爾晃動,也會被爹用釘子楔上及時止損。
初始,漆皮剛剛脫落時,裸露出木紋的本色,條條紋路,清晰可見,而后隨著磨損嚴重,再加上孩童的惡作劇,漆皮不斷被扣扯下來,斑斑點點,有時是長條撕裂,難看至極。爹為了保持其耐用,后續(xù)把原漆刮掉,又重新油漆了一遍,待新漆干透之后,和新桌一般無二。
修修補補,桌子內(nèi)里原木未更換,始終與我們不離不棄,牢牢占據(jù)著餐桌應有的位置,也見證著這個家庭一日三餐及生活的變化。
回顧曾經(jīng)的用餐,用“寒酸”來形容,感覺羞煞了“寒酸”這兩個字。稀飯、玉米餅、蘿卜菜、自制的黃豆醬,簡單明了,讓人吃得津津有味。面條是主食擔當,有時一碗面條,幾根大蔥,醒目可數(shù),一頓飯在吸溜聲中愉快地完成了,沒感覺哪里不妥,因為家家戶戶的飯桌上差別無幾,沒有攀比,更沒有所謂的優(yōu)越感。
飯碗常用也常見,碗內(nèi)盛滿以面食為主的食材,管飽填饑,呼嚕聲中,頃刻間見底。配菜一般家有客人才能炒幾盤上桌,所以盤子出場的機會較少。新年到,盤子才會露面,猶如出嫁嬌娘般姍姍來遲。盤面早已落滿灰塵,被取出來要用熱水燙幾遍才能洗刷干凈,此時盤子亮麗的底色晃人的眼。
盤菜上桌,是我等孩童最為開心的時刻,吞咽著口水遠遠地盯著那盤肥厚的肉片。按當?shù)亓曀?,客人在時孩子不能上桌,唯恐我的筷子下去狼吞虎咽,不僅吃相不好看,還會整得杯盤狼藉,傷了爹娘面子。饒是如此,葷菜余留少許,也能美美慰勞自己的轆轆腸胃。
待客人離去,桌上一片狼藉,最喜拿筷子夾剩下的菜,有滋有味地挑著、吃著,和今日儒雅的分餐相比,彼時的自己簡直是剛脫離蒙昧狀態(tài)的原始人。桌上盤傾湯灑,桌下煙頭殘菜,這大概源于大人們燒酒下肚筷不準,吃聊讓位于拼酒,才會弄得桌上杯盤狼藉。
難得家有客人來。我自告奮勇幫忙拾掇桌子,擦洗清掃,一切顯得云淡風輕,絲毫沒有累的感覺。待桌收拾完畢,娘必然會從灶房端出一盤拼菜,有肉打底,讓我大快朵頤,慰勞我的辛苦。此時的桌子顯得面目可親,方正之間,有一孩童貪婪地夾菜咀嚼,吃得嗝聲不斷也沒??甑嫩E象。桌子溫暖,就這么靜靜地陪伴著、默看著,時光仿若停滯,一桌一人,筷擊盤響,咀嚼有聲,沉浸淳樸歲月中。
桌子是家中的一員,在拉扯拖拽重壓中漸露疲憊之態(tài),桌腿晃悠,蹣跚挪移,不似當年堅固如磐,當初我爬上去也紋絲不動,而如今,桌子早已難負我的體重。再放重物,爹娘忙不迭提醒我小心,不能使勁壓,唯恐桌腿塌架。四條腿又被新木條加固,外綁鐵絲,穩(wěn)穩(wěn)拴在一起,權且為原木腿減負。爹用新漆著色,在外又新刷一遍,木條也變成了類同之色,乍看沒變化,細看,木條與桌腿間的縫隙還能一目了然。
桌子變老了,時間也來到了當下,一頓飯兩個盤子一碟小配菜,肉已上餐桌,魚也不稀罕。曾經(jīng)桌面灑下的是清湯寡水,而今天桌面也會掉肉沫沾魚腥味,再擦桌子,油膩不堪,要用清潔劑淘洗的抹布擦拭才行。
包產(chǎn)到戶,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制在鄉(xiāng)村深入推進,激發(fā)人的干勁,迸射出無窮智慧。地還是這塊地,人還是這戶人,糧食產(chǎn)量卻連年翻新,富裕起來的人們不再為吃飯發(fā)愁,一日三餐變著花樣來改善。
一張桌子,見證生活的翻天地覆。杯盤中食物愈發(fā)豐盛,桌前笑聲不斷,籌謀來年耕作,鋪墊今冬生活。餐桌樸素,相伴有期,見證一家人的苦樂年華。
本文作者小石頭授權新集舊事發(fā)布,小石頭,文學愛好者,閑暇之余喜歡碼放文字,享受寫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