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09 05:00:05作者:未知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嚇得“祟”逃跑了,于是這件事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夜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fā)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關(guān)于壓歲錢,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fā)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陣陰風(fēng)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fā)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后大家學(xué)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于是這件事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夜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fā)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長輩給孩子們“壓歲錢”,代表著對孩子新一年的祝福,其實,“壓歲”不一定要用錢,古今不用錢為孩子“壓歲”的不乏其例。宋代大文豪蘇軾給其子蘇邁的就是一只普通的硯臺,并以親手刻在硯臺上的“以此進道常若溫,以此求進常若驚,以此治財常思予,以此書獄常思生”的硯銘激勵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