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8 12:49:15作者:佚名
黃河被稱為“九曲”,主要是因為黃河流經(jīng)的地域廣,地形復雜,上游地區(qū)形成了比較著名的九個蜿蜒曲折的“S”形大彎道,因而得名“九曲黃河”。早在漢唐時期,對黃河上游的稱呼是“析支、河曲、九曲”。在藏語中,“曲”就是河的意思。還有一種說法是,“黃河九曲”指黃河流經(jīng)的九個省、區(qū)。
黃河為什么被稱為九曲
黃河,中國古代稱河,發(fā)源于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jīng)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qū),最后于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僅次于長江,也是世界第五長河流。
黃河在青海境內(nèi)自上而下流經(jīng)曲瑪萊、瑪多、甘德、達日、久治、瑪沁、河南蒙旗、同德、貴南、興海、共和、貴德、尖扎、化隆、循化、民和十六縣,流程1455多公里,其間辟有許多黃河古渡口。
黃河上游,是一條清澈見底、水明如鏡的河流。數(shù)千年來,生活在這里的大多是少數(shù)民族。其中,主要是由羌族等古老民族演變而成的藏族人民。他們根據(jù)黃河上游的地形、景觀等,將上游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稱,如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瑪曲、析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